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8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劳动午报

播种“科学梦” 收获“未来星”

日期:07-31
字号:
版面:12: 北京劳动者之歌       上一篇    下一篇

 

“科技强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我感受到肩上那一份沉甸甸的使命与担当。创新课堂,增强实践,变革思想,与孩子们携手,走在用科技成就伟大强国梦的路上……”张国富在一首小诗中写下他从教多年的心声。如今,这位从业30余年的科学教师用践行“以好奇心为火种,以科学教育为灯塔”的育人信仰,为无数孩子点亮了探索未来的星河。

不忘初心 专注育人大事

古希腊诗人阿尔基罗库斯曾说:“狐狸知道许多事情,而刺猬却只知道一件大事。”张国富30多年的职业生涯,恰是从“狐狸”炼成“刺猬”的旅程——先广采众法,终归于“育人”这一件大事。

2012年,拥有22年教龄的张国富遭遇了职业瓶颈:面对眼前的各类荣誉证书,他却陷入迷茫,深感自己的教学水平已经停滞不前。在职业生涯的关键十字路口,他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继续追求多元变化,还是回归专注一事?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张国富明确了自己未来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方向。他决心设计出更多充满活力与生命力的科学课程,不仅让孩子们获得广博的知识与技能,更极力呵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精心守护每一个孩子心中对科学的热爱火种。

讲台上的张国富重新点燃教育激情。自此,他化身成为只知一件大事的“刺猬”,找到了自己的初心与坚持。

深挖教研 课堂社团两手抓

2014年,张国富来到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在学校踏实、求实的工作氛围中,他开启了自己新一轮的教学改革研究。

张国富精心设计的多节科学课分属不同研究领域,均获高度认可与奖项,彰显其教研方向。他悉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持续激发学生的科学梦想。

作为一线科学启蒙和科技教育的老教师,张国富秉持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信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科技社团建设为重点工作,致力于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在他的推动下,学校建立了3D打印、机器人、天文观测、天文摄影、航模、海模、四驱车、植物栽培、小小工程师、动物摄影、天文立体纸工制作、小金鹏小创新等多个科技社团,校园里也不断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科技社团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汲取着科技营养,增强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张国富对天文科普教育满怀热忱,担任朝阳区天文奥林匹克兼职教研员。他组织学生学习天文知识,熟练操作望远镜,开展野外观星。观星活动往往需要在夜间远离城市的郊区进行,面临蚊虫叮咬、交通不便等重重困难,但学生们从不退缩,反而一直兴致盎然,参与热情极高,这让张国富深感欣慰。

打造团队 发展育人新力量

张国富深谙“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之道,力求在自我精进之际,铸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协同年轻教师共谋成长,同谱教育华章。

身为学校科学教研组长,张国富引领团队立足课堂,融合课外实践,培育学生科学素养,助力全面发展。教研组积极参与教科研,成功申报了多个市区级科研课题,并参与到教育部科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中,发表获奖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开发机器人、航模海模等十余门科技校本课程。团队稳中求实,不断攻破难关。在他们的努力下,学校连续两届获得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2023年4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朝阳实验小学“张国富名师工作室”正式成立。作为主持人,张国富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聚拢人才,开启研讨新征程,磨砺成员教学功力,聚焦小学科学教育热点与难点,沉淀出一批高质量的教研硕果,持续为教育事业添彩。

□本报记者 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