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8年来,中铁电气化铁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维管处徐州维管段工程室主任王伟先后参与京沪、陇海等重要干线的设备施工、维护管理工作,以及苏、皖、豫、浙等地百余项国家重点工程,用“零事故”的纪录,为亚洲第二大铁路枢纽守牢供电“生命线”。今年, 他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
徐州枢纽行车密度全国居前,设备老化、天窗紧张、运量激增曾是悬在头顶的三把“利剑”。王伟任工长时,把班组拆成“大小工区”,首创“枢纽集中修+联合作业”模式,将单天窗人员上网率提高6.55%,作业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凭借出色的保障能力,王伟负责的管段内从未出现过责任事故,所在班组年年被公司评为样板工区。
抢险现场更见证了王伟的保障能力。2018年陇海线夹孟疏解线断线,他第一时间带队40分钟抵达,两小时恢复送电;东海县站同类故障,他再次先行出动,牵头制定抢修方案,果断处置,高效完成了抢修任务,保障了繁忙干线的旅客列车运输安全。
王伟把急活干成细活,更把细活干成品牌。在国家“双十工程”邳州港改造中,王伟精心组织实现42米硬横梁一次精准架设到位,节省70万元。“王伟精品工程”由此在上海片区叫响,助力徐州维管段连续10年超额完成承揽额。
科技创新是王伟工作中的一把“神兵利器”。建党百年之际,他领衔的嘉兴站沪昆精品示范线,20余项硬核科技落地:相控阵3D超声、接触网智能诊断、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让红船旁的高铁供电拥有“智慧大脑”。在京沪线前亭站接触网改造工程中,他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解决了线索架设期间带电无法调整的问题,大大节省了天窗数量和机械出动次数,提高了安全系数以及劳动效率。针对大型站场设备检修难题,他总结出了“1+N”检修模式,确保了负责的管段18年安全零事故目标,为铁路运输旅客出行安全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王伟创新工作室已获4项国家专利、4项省部级成果,发明的“支柱整正斜率尺”“可连续使用杯芯”在全国推广,累计为企业节省1520万元。
为发挥“传帮带”作用,王伟被上海铁路局聘为技能培训教师,还在徐州市技师学院参与教材编制,所带徒弟23人次夺得各级竞赛第一,1人获全国火车头奖章,为企业构建起高技能人才梯队。
18年来,王伟用一颗匠心,把“零事故”写进每一次列车准点的笛声,为中国高铁的高质量运营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余翠平 通讯员 廖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