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组清理作业现场,清点核对工料具,确保无遗漏……”各组电台里,传来王猛略带沙哑的声音。盛夏凌晨4点30分,天色已泛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京沪高铁维管公司(以下简称京沪高铁维管公司)沧州西网电工区接触网副工长王猛正在安排各组人员清点工料具。
“他不仅技术精湛,更是团队中的灵魂人物。”旧料回收组的杨雨豪这样评价他,“日常工作中,王猛总是以身作则,从不敷衍了事,无论是面对复杂的技术难题,还是紧急的生产任务,他总能沉着冷静,迅速找到解决方案,确保生产顺利进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苦练硬核内功
2014年10月,王猛入职京沪高铁维管公司,成为沧州西工区一名普通的接触网工。入职以来,他严格要求自己,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刻苦钻研业务,苦练一身硬核内功,由一名普通接触网工逐步成长为工区副工长。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辛勤的汗水,它需要日常学习的积累和实作训练,经历一次次磨炼、一次次总结。”王猛说。自从得知集团公司接触网技术比武选拔赛开始后,他就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理论知识,进行实操训练。白天,他顶着高温进行实作练习,每天练完下来后,身上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晚上,他坚持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他每天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完成目标之后才能睡觉。最终,王猛在中铁电气化局第三届青年技能竞赛接触网技能大赛获得个人第十名,在第七届青年技能竞赛暨“晓林杯”接触网工技能大赛上获得个人第四名。
力求精益求精
“接触网检修作业容不得一丝懈怠和马虎,微小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王猛说。
王猛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设备检修方面精益求精。每天从开具工作票、召开工前安全预想会,到工具材料的准备检查,再到上线作业、施工完毕清场等各个环节,他都坚持遵循标准化作业,认真细致完成每一项工作内容。在工作结束后,他会总结发现的问题、查考相关资料解决难题,并积极分享自己的经验做法,提升身边职工的整体工作水平。在王猛的努力下,自他入职至今,沧州西工区未发生一起人身伤害事故。
由于王猛表现突出,2017年他被任命为安技员,2021年被任命为副工长。王猛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说:“虽然新的工作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是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王猛每天整理大量资料,结合工区实际情况,根据下发计划及检测缺陷,合理安排检修任务。沧州西工区管段是鸟害高发区段,为防止鸟窝带来安全隐患,王猛认真履职,加强添乘、巡视、数据分析工作,准确判断鸟窝搭建情况,统筹推进“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及时进行处理。2017年以来,沧州西工区鸟害期间,未发生一起因鸟害引发的跳闸故障,确保了高铁供电运行安全与稳定。
暖心关爱职工
2024年4月,王猛被选为工区工会分会主席,成为职工的“娘家人”。日常工作中,他积极与同事沟通交流,热心助人,对新来的职工,他总是耐心指导,不厌其烦地解答各类问题。在生活中,他乐于助人,时常关心同事的生活状况,无论是谁遇到困难,他都会伸出援手,给予帮助和支持。
“快把他扶上我的车,我送他去医院……”2021年8月,工区一位职工突发疾病,王猛自驾开车及时将同事送到医院,并主动垫付了急诊和住院费用。由于抢救及时,这位职工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无论是作为工区工会分会主席,还是副工长,我都应该对职工们负责。我们不仅是一个团队,更是一家人。”
成为工区工会分会主席以来,王猛积极推进“高铁幸福之家”建设,并因地制宜在工区新建了职工活动室和健康小屋,购置了图书、体育器材等,积极组织开展羽毛球、篮球、乒乓球、趣味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他持续推进“送清凉”“送温暖”“送药品”等活动,落实“三不让”承诺,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矢志逐梦创新
“劳动模范巨晓林的先进事迹深深影响了我,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坚守自己的岗位,用严谨认真、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工作,以精湛的专业技术完成一项项的工作任务,把自己的人生融入电气化事业之中。”
为了向榜样看齐,在日常工作中,王猛认真钻研每一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完善工作方法。在日常检修中,他认真研究“好想法、好工艺”,总结经验,2016年提出的《梯车防滑措施》合理化建议获得中铁电气化局优秀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成果“晓林奖”鼓励奖;2020年在“薪火”QC小组,他参与研发的《电热切割异物处理装置》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证书。
作为一名年轻的“90后”党员,王猛坚守初心,始终保持对京沪高铁维管工作的热爱,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的挑战,用青春与热血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责任与担当。
□本报记者 余翠平 通讯员 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