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新京报

冒充“周克华情人”,这条博流量赛道走不通

日期:12-13
字号:
版面:第A02版:社论       上一篇    下一篇

  ■ 视点

  近日,刑侦剧《我是刑警》大火出圈,以轰动全国的周克华案为原型,引发关注。据报道,有网友发现,某短视频平台竟然出现自称“周克华情人张某英”的账号,但已被禁止发布作品。12月11日,记者走访张某英老家所在乡镇,当地知情人士称该账号系假冒,使用人并非张某英本人,事发后张某英已到宜宾当地派出所报警求助。目前,在该短视频平台已无法搜索到该账号。

  学者胡泳曾形容眼下的自媒体环境,就像萧红笔下的呼兰河小城,事情一发,全院子的人做论的做论,做传的做传,还有给做日记的。现在,在巨大的流量诱惑下,一些人已经不满足于做个添油加醋的吃瓜群众了,而是直接“化身当事人”,以假乱真,疯狂蹭流量。

  用时髦的说法,互联网上似乎已然出现了一条“假冒热点事件当事人赛道”。此番冒充所谓“周克华情人张某英”的博主,就是这个“赛道”上翻车的最新案例。冒充曾经的犯罪人员,这首先并非什么光彩之事,暴露了一种扭曲的、庸俗的、唯流量唯利益至上的价值观。

  其次,张某英已经为其犯下的罪行付出了应有代价,出狱之后开启了新的人生。居心不良的博主以冒充她本人的方式将其重新拽进舆论风波,这很残忍,也严重侵犯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显而易见,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或者名称权;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散布谣言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要被处以罚款、拘留等惩罚。这意味着,不是所有流量都可以蹭,不是所有“赛道”都可以往上卷。

  不论是《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还是中央网信办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都对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的行为做出了否定表态。当前,涉事博主已被封禁,等待其的很可能还有严肃的法律惩罚。这再一次向那些对流量虎视眈眈的博主敲响警钟:网络虽是虚拟空间,但从来不是法外之地。

  □新京报评论员 王言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