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新京报

拜登赦免“小拜登”,暴露美国民主制度虚伪性

日期:12-03
字号:
版面:第A02版:社论       上一篇    下一篇

  ■ 专栏

  特赦越来越成为美国民主制度的硬伤,这一漏洞越来越成为许多“大人物”逃避惩罚的“捷径”。

  当地时间12月1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赦免他的儿子亨特·拜登。据美媒分析,这一决定标志着拜登作为总统的立场发生逆转,他曾多次表示不会利用行政权力赦免儿子或减轻其刑罚。

  根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此次赦免是在亨特·拜登因联邦枪支指控将于12月12日接受宣判之前作出的,亨特·拜登还将于12月16日在另一起刑事案件中接受宣判,此前他于9月承认了9项联邦税务指控。

  据悉,在拜登发布赦免声明后的一小时内,亨特·拜登的法律团队就向两起刑事案件的法院提交通知称,总统的赦免使亨特·拜登尚未宣判的指控无效,并要求自动驳回起诉书。

  拜登为何有特赦权力

  从美国法律规定看,美国总统确实拥有特赦权力。

  美国总统的赦免权源于1787年的制宪会议,制宪者们赋予总统在特定情况下赦免罪犯或减刑的权力。这一权力在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二款中得到了确认,除了弹劾案之外,总统有权对于违反联邦法律者颁赐缓刑和特赦。

  在美国,总统的特赦权力是政治妥协的产物和表现。而类似的特权,也存在于美国州长手中。州长可以在其任期内赦免死刑犯,将其改判为无期徒刑或终身监禁,并且这种权力不受数量限制。

  乍看起来,这似乎可以避免因为“不妥协”而导致的更大的社会灾难和痛苦。如,在南北战争期间,南方叛军首领罗伯特·李尽管率军投降,但他本人及其部下仍面临叛国审判。于是,战后联邦政府赦免了这些人的叛国罪行和战争过错。

  但即便如此,在现实中,这些权力在大多时候还是被不少掌权者加以滥用,以至于备受诟病。

  “大人物”逃避惩罚的“捷径”

  与南北战争中的罗伯特·李不同,亨特·拜登显然不是什么能够导致国家或社会动荡的人物,对他的特赦并不会给这个国家或者社会带来什么重大积极意义。但因为国会和法院不能否决总统特赦令,所以这一制度漏洞越来越成为许多“大人物”逃避惩罚的“捷径”。

  事实上,在美国历史中,总统特赦权力的滥用一直是法律界和舆论界热议的话题。在很多人看来,原本旨在维护联邦稳定的特赦权力,越来越成为权钱交易或维护裙带关系的遮羞布。

  例如,尼克松曾经赦免了因欺诈和贿赂罪被捕入狱的杰米·霍法,其是美国最大的工会领袖,在政商界和黑帮千丝万缕的联系广为人知。再看克林顿,在其离任前的最后一天,更是签署了141个特赦令和36宗减刑令,其中包括自己同母异父的兄弟罗杰·克林顿和可被判325年的芝加哥富翁马克·里奇。而特朗普在离任前,也赦免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白宫前首席战略师史蒂夫·班农。

  不过,对于拜登此次特赦其子的行为,特朗普还是发表声明,批评拜登利用身为美国总统的权力对亨特·拜登的赦免是对权力的滥用和误判。

  外部评价对拜登影响逐渐变小

  在突然宣布赦免自己的儿子亨特·拜登后,拜登在一份刊登在白宫官网上的声明中表示,“亨特遭到了区别对待”“我希望美国人能够理解为什么一位父亲和总统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拜登作为总统,当然要树立社会道德楷模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拜登此前几次重申不会利用行政权力赦免儿子或减轻其刑罚。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被贴上徇私枉法的标签,特别是避免在今年重要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影响民主党的选情。

  但现在大选已经尘埃落定,拜登也不可能再在政治上有任何前途和野心,外部的评价对他来说已经影响不大。此刻的他,父亲的身份更加凸显。对于一位已经82岁且已经失去一个儿子的父亲来说,能够让现在这个儿子免于牢狱之灾,显然是其目前的优先事项。

  当然,围绕特赦的争议不是今天才有,也不会因今天的事情而结束。但毫无疑问的是,特赦已经越来越成为美国民主制度的硬伤,成为权力滥用的护身符。表面来看,针对亨特·拜登的特赦争议,是拜登作为总统和父亲如何在情理法之间实现平衡,但核心问题依然是美国总统权力的边界如何界定。

  □梁亚滨(国际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