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勤
《人民日报》(2025年10月08日 第 08 版)
我们一生总要走过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它们像一片片叶子,飘落在漫长的人生旅途,最后变成长长短短的诗句和深深浅浅的情愫。我亦喜欢在陌生或熟悉的城市中寻找,权当是时光河流卷走青春或梦想后,留予的小小安慰。
直到走进贵阳,这个爱好突然消失了。站在车水马龙的中山西路,我有一种时光倒流却找不到自己被淌至何处的惶然。30年前我曾在这里度过4年大学时光,那时候除了上课就是跑到市西路批发市场批发各种小饰物,然后,一到周末便背着胀鼓鼓的双肩包拼命挤上车,往返各大高校推销。4年里挣了不少钱。可直到毕业,我都没有去过贵阳著名的黄金大道。我想我应该是丢失了什么,以致30年后站在立交桥上,竟辨不清曾经经常走过的延安东路在哪个方向。
直到一个朋友说,去青云市集走走吧,那里是所有人来贵阳都会去的深夜食堂,有最繁华的人间烟火,可以安慰所有的心。我来了兴致,问青云市集在哪里,朋友笑,青云市集当然在青云路了。
我知道青云路,它是老贵阳最早的车路。建自上世纪20年代的青云路,起自青山坡,直达闻名遐迩的图云关,所以取名青云路。虽然只有短短1公里,却很是要紧,因为它连接湘黔公路。到了上世纪40年代,青云路口建了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再后来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云路成了贵阳有名的马路市场,路两旁房屋紧凑、巷道狭窄、电线密密麻麻。
照理说,这条老街是跟绚丽扯不上边的,没想到,如今竟然成了贵阳城的新地标、游人必到打卡之处。
夜晚的青云路热闹得超乎我的想象。高高的青云门下人头攒动。我穿过拥挤的人群往前,看到曾经的针织厂已旧貌换新颜,上面的霓虹闪烁着“青云市集”4个大字,令人惊艳。此时已是夜晚11点,但青云市集依然灯火辉煌,路两旁琳琅满目的美食如繁花乱人眼,烙锅、烤鱼、冰浆、烤肉……果然是美食的天堂。行走间,我有种如坠幻境的感觉。高高低低的创意门牌闪着五彩缤纷的光,各色各样的美食则像童话世界里的盛宴,祝福着每一个落寞或幸福的人。难怪人们都涌到青云路,这里有贵阳古老的市井烟火,也有现代的创意潮玩。置身其中,我渐渐忘却了时间和烦恼,短短1000米,入眼全是翻新的惊喜,入喉全是绽放的香辣。味蕾丰富了情感,透过火锅“突突突”冒着的热气,我突然发现这座城变得温厚深情起来,像冬夜的炉火,又像春日的晚风,令人的内心愈发柔软。
大快朵颐后的我有些快乐得缺氧,走不动,索性坐在一间蜡染小店前发呆,带着一缕幸福的疲倦,看着路上人潮如行云,伴满目溢彩流光。小店的店主是个苗族姑娘,笑盈盈看过来,也不言语,递给我一盏米酒。我一饮而尽,继续看游人徜徉其间。他们扬着笑脸,少年眉目清朗、眼睛里有故事,老人走过半生、目光淡然从容。
我问姑娘,为什么要来这个地方开这么一个小店,还白送酒给人喝?她笑着扬起手,指间,染布的蓝靛划过一道幽蓝的浮光。她说,青云不是一个地方,青云是你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