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是盛夏时节,大量的本地菜源源上市,成了千家万户市民家中餐桌上的“主力军”。肩负家中采购任务的我,在集贸市场精心选购着鲜嫩滴翠的豆角、茄子、黄瓜、葫芹和红彤彤的西红柿时,脑海里常常情不自禁地回忆起故乡的菜畦子。
我的故乡在阳曲县大盂乡大泉沟村。大盂乡土地平坦,土质肥沃,素来有“阳曲米粮川”的美称。我们大泉沟村,地下水源旺盛,清澈见底。正如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在《人说山西好风光》中所唱,“地肥水美五谷香。”用这句唱词来形容我村,恰如其分。
1962年,我们响应政府“精减压缩”的号召,在妈妈的带领下,回故乡定居,留给我很深印象的,就是我村的菜畦子。它毗连我村西边,约有20亩地。
早春时节,我村的耕地能手,赶着一头健硕的大黄牛,“驾、驾”地吆喝着,缓缓耕耘着深睡了一冬的黄土地。
耕完地就是耙地,多位持耙老手们拉开距离,先用耙头把大大小小的土坷垃敲碎,再用耙齿把土壤耙细,接着是筑土圪塄,铁锹培土,双脚踩成一道道巴掌高的小土墙。很快,就到了清明,有句俗话说:“清明前后,安瓜点豆。”从各生产队选出的种菜能手,齐聚菜畦子,挖坑、施肥、播种、浇水……
庄户人,益于勤。农历芒种前后,沾着农民晶莹汗水的良种,顶开湿润的泥土,浅绿的芽尖下,舒展着鲜嫩纤细的腰,沐浴着春日暖融融的阳光,青翠的叶片,在习习春风中摇曳。这时,从深井里汲出的源源井水,顺着水渠,映着蓝天白云,如一帮淘气小子,哗哗冲向菜畦子。一格一格,横看竖看皆成行,清凌凌的井水润苗秧。今日饱饮“甘露水”,明天嫩苗儿拔节长!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流金铄石、菜蔬成熟的盛夏。我村的豆角,如弯弯细月向上抽,西红柿硕圆鲜红似石榴,鲜黄瓜青翠欲滴顶花刺,紫茄子饱满圆润如铅球,红辣椒仿佛挂起了串串红灯笼……招得彩蝶翩翩飞,彩翅忽闪景色美,青蛙沿渠“圪哇”叫,犹如笑声多清脆!
丰收的季节,我村菜农绘制出了一幅硕果累累的图画,品种齐全,物美价廉,深深受到本村和邻村的小泉沟、张家沟、李家沟、马坡等附近村民的青睐,他们纷纷前来购买。
时光飞逝。不知从哪年起,我村的菜畦子,悄然无声地消失了。每提及此事,上了年纪的村民,无不扼腕叹息!但是,“她”那生机蓬发的画面,丰饶诱人的果实,硕果飘逸的清香,给生活酿制的甘甜,却永远深邃地镶嵌在故乡人民的美好记忆中!
故乡的菜畦子,我心中永远美好的“伊甸园”!
李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