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太原市迎泽宾馆晋泽轩大厅内气氛热烈。作为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的核心环节之一,由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浦发银行太原分行共同举办的“绿色转型金融服务对接活动”在此举行。170余位政企学研代表共聚一堂,探讨如何以金融为杠杆撬动高碳行业低碳转型,为山西能源革命写下新注脚。
“绿色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蓓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当前高碳行业转型面临技术成本高、融资渠道窄等痛点,需通过‘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双轮驱动,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主任张芳从政策层面解读转型机遇。她指出,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绿色低碳转型因素纳入金融机构资产重组管理,这为煤电、钢铁等传统行业开辟了转型融资的“政策快车道”。
台上专家妙语连珠,台下企业代表奋笔疾书。“过去银行对高碳项目‘一刀切’拒贷,现在有了转型金融标准,我们改造焦炉的融资路径清晰了。”山西振鑫镁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听完政策解读后难掩兴奋。
“我们为山西某民营焦化企业设计了‘工业低碳转型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组合方案,授信11亿元支持其焦化升级改造及焦炉煤气制LNG液氨项目建设。”浦发银行总行公司业务部(绿色金融中心)处长李睿说。据介绍,浦发银行通过工业低碳转型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债)、碳资产债券、转型债券等金融工具箱,为客户定制低碳转型金融服务方案。
在签约环节,浦发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达11.7亿元,切实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助力山西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作为全国转型金融试点“排头兵”,其标准制定与落地进程备受关注。2024年5月,我省率先出台了焦化、有色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同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布了煤电、钢铁、农业、建材4个行业的转型金融标准,我省成为煤电、钢铁两个行业的转型金融试点地区。截至目前,我省已落地多笔转型金融案例,转型金融工具支持高碳排放行业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本报记者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