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艺术家在老牛湾村进行文艺表演。
图②:老牛湾村民俗演出。
图③:老牛湾村民宿。
图④:老牛湾村村容村貌。
图⑤:老牛湾村空中俯瞰图。
图⑥:老牛湾村民宿房间内部。
老牛湾村位于偏关县晋蒙交界处,距县城38公里,户籍人口1379户、3536人,是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近年来,该村以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围绕“党建+”做文章,全面推动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出一条富民强村的振兴之路。
环境整治乡村美。近年来,老牛湾村以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累计清理各类垃圾2400余吨,有序推进除草整垄、树木种植、庭院美化绿化及黄河沿线污水治理等工作;将人居环境整治与“门前三包”“星级文明户”评选相结合,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通过健全完善《老牛湾村村庄街巷保洁制度》《交通沿线整治与管护长效机制》《老牛湾村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方案》等长效机制,激发党员群众自觉开展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营造环境整治共建共享良好氛围。
农旅融合村民富。老牛湾村因独特的地质地貌,具备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通过整合旅游设施、旅游要素、旅游产业,该村打造了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为一体的农旅融合体验园区,带动一批农户从事旅游餐饮服务业。截至目前,该村发展起33家农家乐,引进斯维登集团,改造提升多套主题院落,逐步打造功能完善、独具特色的综合型旅游度假目的地。
深挖资源产业兴。老牛湾村依托生态优势,推动“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不仅推动农家乐、乡村民宿等旅游业态不断丰富,还推出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研学实践等乡村旅游新项目;持续加大对长城、古堡等文物的日常巡查和管护,并投资92万元完成望河楼保护性修缮工作;大力发展传统种养殖产业,强化“景村联动”,引进发展集观光采摘、设施农业为一体的鱼菜共生大棚,带动周边村民就地就业,人均年增收达4000多元。
老牛湾村紧扣乡村振兴主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带动群众在家门口赚“文化钱”、吃“旅游饭”,谱写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畅雪采写
图片由通讯员陈鑫龙、付秋杰、贺琦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