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就业“金名片” 打造振兴“新引擎”
日期:09-25
土豆宴厨师培训
岚县土豆宴备受上海大学师生喜爱
寨南沟露营地土豆酒吧
岚县土豆宴旗舰店
12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技能脱贫
“岚县土豆宴厨师”参加技能大赛
纯土豆制作的“捣拿糕”,十几秒便可迅速成型;手起刀落间,土豆丝细如发丝,六根竟能同时穿过一个针眼;还有那晶莹剔透的水晶蒸饺、指间翻飞而成的莜面栲栳栳……在岚县土豆宴推广总部,一道道精美的土豆美食在厨师们的手下精彩呈现,让顾客们目不暇接、赞叹不已。
近年来,岚县紧紧抓住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机遇,秉持“树一个品牌、带一片就业、强一域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将传统土豆饮食文化与现代劳务经济深度融合,成功打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岚县土豆宴厨师”劳务品牌。自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劳务品牌以来,岚县已累计培训厨师4520人,带动就业4100余人,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该品牌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
精准施策,构建品牌培育新体系
岚县将“土豆宴厨师”品牌建设纳入全县发展战略,成立了专项领导组,设立了土豆宴推广中心,累计投入资金2.3亿元,并出台了《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构建起了覆盖培训、认证、就业、创业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品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为确保品牌竞争力,该县制定了《土豆宴菜品制作标准》,系统梳理了108道土豆宴菜品的食材选择、工艺流程和制作规范,形成了标准化体系。同时,整合高校教师、非遗传承人、名厨等资源,编写了理论与实操教材,组建了专业化师资团队。依托“县职教中心+乡镇工作站+村夜校”三级培训网络,以“理论+实习+实训”的模式开展技能培训,将课堂延伸至田间地头,实现了技能人才的规模化培养。
此外,该县还以“土豆种—土豆花—品牌薯—土豆宴”全产业链为依托,打造了“产业赋能+技能培训+就业输出”的闭环。通过举办土豆宴文化节、厨艺技能大赛等活动,推动土豆宴文化走向全国,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多措并举,激活就业增收新动能
2020年,岚县脱贫户李翠梅参加了土豆宴厨师免费培训后,在县城步行街开设了土豆宴主食坊。凭借地道的口味和优质的服务,她的年收入达到了5.4万元,不仅还清了家庭外债,生活也越过越红火。
自劳务品牌创建以来,该县推出了“订单培训、精准输出”模式,根据省内外餐饮企业的需求定制培训课程,实现了“学”与“用”的无缝衔接。同时,将贫困人口技能培训作为重点,通过“优先报名、免费培训、重点推荐”等举措,帮助1200余名贫困人口掌握了土豆宴烹饪技能,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破解培训后“就业难”问题,该县还制定了土豆宴产业发展奖补政策,为就业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数据显示,通过土豆宴推广总部、旗舰店、连锁店、省城各大酒店土豆宴档口、创业开店等途径,已实现就业4100余人,人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累计创造经济收入超2亿元。
如今,“岚县土豆宴厨师”不仅带动了个体就业,更辐射了整个马铃薯产业,形成了“以技促业、以业兴链”的良性循环,有力推动了马铃薯全产业链的升级。这不仅保障了“岚县土豆宴”的品质稳定,持续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还促进了马铃薯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转型。
提质增效,激发品牌建设新潜能
“岚县土豆宴厨师”劳务品牌的建设,让群众实现了从“靠体力吃饭”到“凭技能致富”的转变,更有效激发了其内生动力。在此基础上,该县还将在政策、资金、资源等方面给予倾斜,进一步巩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品牌建设工作体系,强化“培训—认证—输出—服务”的全链条机制,与山西会馆、京都饺子等省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加强合作,让品牌的带动效应更强、根基更牢。
同时,该县大力拓展“农文旅”业态,深入推进三产融合,以“土豆宴”为纽带,链接标准化、绿色化种植,带动中央厨房、冷链配送等食品工业,拓展餐饮服务、文化旅游。在土豆花3A级景区、8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和县城步行街打造“土豆宴+文旅”系列体验店,不断擦亮“品土豆宴、赏土豆花、听土豆故事”的特色文旅品牌。通过全链条业态延伸,推动“岚县土豆宴厨师”品牌从单一技能品牌,向复合型文旅产业品牌升级。
该县县长王小明表示:“目前,全县马铃薯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带动就业1.5万余人,助力6500余户家庭实现稳定增收。未来,‘岚县土豆宴厨师’必将为更多群众开启技能致富之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力和技能支撑。”
从田间地头到繁华都市的餐桌,从传统食材到富民兴县的产业支柱,“岚县土豆宴厨师”这把金钥匙,正为越来越多的农民打开技能致富的大门。岚县以匠心培育劳务品牌,用特色美食讲述振兴故事,让土豆花香伴随幸福滋味,弥漫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上。(刘宪芳 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