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山西经济日报

产业向“新” 发展提“质”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 山西大学襄垣固废研发基地

  • 互通悦步新能源(长治)有限公司共享电动车项目

  • 低空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

  • 山西铁福来瓦斯治理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瓦斯治理装备项目

  • 山西酷纳斯通橡胶科技有限公司子午线轮胎项目

  • 金鼎钢铁集团煤焦化有限公司LNG驰放气制高纯氢联产合成氨项目

  • 襄垣经开区标准化厂房和科创大楼

  • 襄垣县城处处风景如画

  •   东湖碧波荡漾,两岸生机勃发。厂矿车间里,新质生产力项目频频“上新”;苍翠山色间,清洁绿电劲风涌动;蓝天白云下,“低空”经济筑梦苍穹……
      实业兴国,实干兴邦。今年以来,襄垣县锚定高质量发展坐标,精准对接“两重“”两新”政策导向,紧抓京长对口合作战略机遇,践行招商引资“363”行动计划,聚链成势、协同共振,推动传统产业“蝶变新生”、新兴产业“乘势而起”、未来产业“竞逐蓝海”,让这座工业县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全省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中提供了可借鉴的“襄垣样本”。

    传统产业焕“新”

      推动煤炭产业由低端向高端跃升,煤炭产品由初级燃料向高价值产品转型。煤炭作为化工产业根基,经现代焦化技术的千锤百炼,昔日“黑金”在古韩大地正经历着从燃料到原料的蜕变。
      金鼎钢铁集团煤焦化有限公司今年投产的LNG驰放气制高纯氢联产合成氨项目成为行业标杆。“项目年产高纯氢3600万立方米、液氨4.8万吨,仅液氨一项,每年就能创造1.1亿元产值。”该公司董事长陈利涛的言语间满是自豪。
      金鼎的蝶变,仅是襄垣县现代煤化工产业蓬勃发展的冰山一角。在山西省首批D级化工园区与5G智慧工厂技术双轮驱动下,金烨焦化197万吨捣固焦炉气势恢宏,14.88万吨LNG、1600万立方米高纯氢气保障能源供应、精细化工尖端领域;潞安煤基清洁能源以180万吨煤制油为核心,20万吨航空煤油树立行业标杆,30万吨烯烃分离项目成功开辟高端化学品新赛道……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襄垣煤化工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化、精细化延伸。依托“制储运加用一体化”氢能全产业链布局,煤炭经精密工序“点石成金”,衍生煤焦油、硫铵、粗苯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资源“吃干榨尽”。
      从单一供能到全链条循环,从传统原料到绿色低碳新支撑,襄垣现代煤化工产业探索出一条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工业固废变“宝”

      新材料是产业变革的绿色引擎,工业固废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创新技术重获新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城市宝藏”。
      “我们的碳基建材强度标准在持续跃升,比国家标准还高出30%。”宏瑞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的话语,传递出襄垣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技术革新决心。如今,该公司一期10条智能生产线已投产,二期达产后年产能可达2000万平方米,每年可消纳20万吨煤矸石等固废,带动400余人就业。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动能。依托“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共享北大-长治襄垣化工联合实验室成果,推动产业链深度变革:瑞恒化工60万吨PVC项目发挥链式效应,氯气直供东江环保制三氯化铁,电石渣转化为工业钙粉,资源利用率高达98%;潞安180项目位居产业链核心,向下游龙翔高科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供应生产所需燃气,生产玻璃制品等,形成“煤-化-材”闭环生态;华星生态废催化剂项目年处理8万吨废催化剂的高效生产线,深度提取稀有金属,填补省内相关产业循环经济的空白……工业固废变宝,成为襄垣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围绕瑞恒化工延链补链,新胜达碳基工业循环经济一体化等上游供应链项目有序推进。瑞恒5万吨氯化石蜡、金钙20万吨氢氧化钙和氧化钙等项目正高效推进中,中催5000吨催化剂生产及预还原、贝尔30万吨水溶肥等项目加快实施,实现新材料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从“工业包袱”到“城市宝藏”,襄垣以PVC深加工产业链及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为突破口,构建起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产业生态系统。

    制造产业向“智”

      高端装备是产业跃升的硬核支撑,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管理系统加速落地,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大步迈进。
      走进山西省山力铂纳橡胶机带有限公司,7条智能生产线马力全开,机械臂精准作业,一卷卷抗阻燃橡胶机带高速下线。依托与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共建的“高性能输送带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企业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引擎,产品覆盖煤炭、焦化、钢铁、电力、港口、建材、冶金等关键领域,年产能达300万米,年产值突破5亿元。该公司副总经理王金领自豪地说:“我们通过科技重塑传统产业,让‘襄垣制造’走向全国。”
      同样,作为襄垣县装备制造产业的重点项目,山西酷纳斯通橡胶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一期已投入试生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又添新动力。据了解,该项目一期工程投资2亿元,建设年产500万条子午线轮胎生产线,并配套年产4000吨再生胶生产线。项目选用国内先进的下落式密炼机、大张力压延机及高速搅拌脱硫机等设备,引进国际领先的复合胎面、蒸汽+氮气硫化生产工艺,为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有力支撑。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生产轮胎制品1000万条,年产值可达2亿元左右,可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科技创新领先一步,产业创新领跑一路。更多行业标杆正竞相迸发创新活力,铁福来瓦斯钻机以90%的智能化率领跑市场,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仁达机电智能玉米收割机凭借17项核心专利,攻克复杂地形作业难题;卡士途数控机床、酷纳斯通子午轮胎、景盛LED照明装置等项目加速投产,产业创新矩阵日益壮大……
      从农业机械到矿用装备,政校企携手共建“智造生态”,襄垣正全力搭建200亿级装备制造产业矩阵,实现从“襄垣制造”到“襄垣智造”的跨越。

    新能源产业逐“绿”

      新能源作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襄垣锚定“绿色能源+”新赛道,重点抓好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和适度多元发展,以千兆瓦级新能源矩阵重塑产业版图,逐步构建起新型能源体系,不断书写绿电发展崭新篇章。
      走进中盛智慧电力有限公司在建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运营中心,一派紧张有序的忙碌景象映入眼帘,工作人员正全神贯注地开展设备调试作业,全力冲刺项目收尾。“运营中心今年5月正式开工,目前总工程量已完成95%。”虚拟电厂运营中心总包项目经理陈日东介绍,作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核心枢纽,“虚拟电厂”如同一位精准高效的“电力智能管家”,能将分散的源、网、荷、储等关键元素进行统筹集成与智能调控,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灵活的削峰填谷,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虚拟电厂运营中心的快速推进,只是“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攻坚提速的一个缩影。襄垣县“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29.47亿元,是我省首批示范项目。2025年推进6个子项目建设,目前投资3.3亿元的光伏项目工程正在收尾,投资3500万元的虚拟电厂运营中心基本完工。9月份新开工项目有:投资2亿元的50MW风电项目,投资4.47亿元的2座220kV变电站及35kV输变电工程,投资1.6亿元的220kV并网线路,投资2.1亿元的储能项目。项目一期于年底投运,新能源年发电量可达2.2亿千瓦时,年碳减排16.7万吨,为企业降低电价0.03—0.06元/千瓦时。
      从增量配电网直供绿电,到智算储能园“电费+算力”双重让利,襄垣县着力拓展新能源应用的新领域、新场景,打造安全高效、稳定可靠的新能源消纳体系。

    低空经济攀“高”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之一,不仅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新方向,更预示着一片万亿级潜能新蓝海。
      在襄垣县古韩镇八里庄村,无人机巡林已成常态。搭载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穿梭山林,热成像画面实时传回控制室,助力护林员高效掌握林区情况。“一架无人机日巡航8-10架次,相当于20名护林员的工作量,大幅提升了防火巡查覆盖面与响应速度。”襄垣县低空经济项目经理邱文武介绍。这是该县低空经济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为推动低空经济落地见效,襄垣县多措并举搭建发展框架。筹资5000万元组建2家县属国企,统筹低空资源管理运维;布置21处固定式无人机机巢,划定308条航线,累计飞行超1000架次、1.4万公里,实现森林防灭火、河道巡查等高频场景“一机多飞、一飞多用”,有效减轻基层负担。同时,出台三年行动计划与2025行动方案,确定“安全先行、立足实际、场景牵引、多维融合、产业赋能”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针,为低空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技术支撑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襄垣县与中国电信合作,投资4956万元实现省内首个县城5G-A信号全覆盖,部署3套“雷达+频谱+光电+边缘智算”设备,覆盖44.9平方公里空域,构建“空—地—天”一体化感知网。整合多维度数据,建成低空飞行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实现飞行活动全流程动态可视化管理,达成“能发现、能预警、可监控”的安全目标。
      在产业生态构建上,襄垣县坚持“以市场换产业、资源换投资”。上游联合中国电信、遨博智能等企业攻关技术,冲突预警准确率达95%,完成32种AI算法训练;与山西通航集团合作开展无人机教培,培育专业人才。中游引入上海航天八院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实现无人机材料本地化供应,推动深圳智航、天津一飞落地,开工建设生产线,年产能达6800台(套),填补区域装备制造空白。下游开发“数据+算法+场景”服务包,为政务、警务、工业、商务等领域提供定制方案,形成“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产业链。
      向新而动、逐绿而行。襄垣县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传统产业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现代化产业加速奔赴“蓝海”,一股股“新”力量喷薄而出,向着产业中高端奋力迈进……
      如今,襄垣县正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逐步形成体现县域特点、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在转型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奋力谱写三晋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襄垣力量。

    文/史向东 邓蓉
    图/襄垣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