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山西经济日报

山西经济日报数字报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第8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近年来,晋控电力工程公司认真落实“十五字”经营措施,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苦练内功,深挖内潜,点滴入手,不拒细流,扎实做好降本增效这篇“大文章”,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不拒细流 勤打“节支牌”

  点滴之处皆成本,举手之劳见效益。该公司大力开展降本增效宣传教育活动,引导职工认清经营形势,立足本职岗位,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省下的就是赚下的”理念,从细节入手,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砂纸、一颗螺丝、一团棉纱等点滴之处做起,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该公司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和物品定额领取管理制度,把办公用品、生产耗材等费用指标分解到部门、班组,并纳入月度考核范畴,根据成本发生情况实行奖惩兑现,充分调动职工勤俭节约的积极性,营造“降本光荣、超支可耻”的浓厚氛围。如今,废旧螺丝收集起来再次“上岗”、使用过的棉纱清洗后二次利用,现场塑胶地板清洗后继续使用……这类勤俭节约的行为在公司已司空见惯,人人事事厉行节约已蔚然成风。

点废成金 念好“节约经”

  在该公司装备管理中心仓储库房,地上摆满了待修理的工器具,工人师傅们不顾三伏天的高温,一个个坐在工作台前,专心致志地修理着工器具,汗水顺着脸颊滴落,但专注的神情依旧。
  “上半年检修工作全部结束,工器具陆续从各项目部入库,我们集中力量对上万件工器具逐一进行全面‘体检’、修理、保养,严把器具安全关,确保健康‘上岗’。”装备管理中心主任王树林介绍说,“常用器具、电动器具使用频率最高,损坏数量最多,修复成本也很高,我们本着‘能自修不外委、能修好不购新’的原则,全部由本部门职工自行修理,应修必修,物尽其用,为公司降本增效做贡献。”
  一直以来,该公司大力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实现多项废旧物资再利用,降低了物资采购成本。据了解,公司修理费逐年下降,年均节省20余万元。

颗粒归仓 盘活“资金池”

  投标保证金、工程项目款、其他应收款;短期款、中期款、长期款……公司应收账款台账清晰明了,实行动态调整,数字中承载着管理举措和成效。
  应收账款管理始终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该公司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建立涵盖事前管理、过程控制和事后分析的流程体系,对于金额大、时间长的款项责任分解到人,实时跟进落实,加快资金回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建立应收账款回收激励约束机制,回收效果与基层单位经营责任目标、责任部门以及责任人的薪酬相挂钩,每周通报回收情况,每月兑现奖励考核,最大限度调动基层单位和部门“分厘必究、颗粒归仓”的工作主动性。上半年,该公司应收账款回收率达85%,有效盘活了资金资源,保证了生产经营秩序。

创新引领 结出“金果子”

  创新出动力,创新生效益。该公司坚持创新与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围绕“保安全、促生产、降成本、增效益”这条主线,大力开展创新创效活动,鼓励职工岗位创新、智慧创效,争当降本增效的发明家、践行者、受益人,积极为企业贡献智慧、创造价值。对创新成果一月一汇总、一季一评审、一年一表彰,并将职工创新成果与岗位晋升、评先选优、绩效收入挂钩,合理化建议、“五小”创新、QC活动纷纷结出“金果子”。“生锈螺丝破拆工具”、“三线”布线悬吊卡、大型电机拔对轮专用工具等一项项成果应运而生,解决了一大批生产技术难题,不仅降低了职工的劳动强度,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通过持续创新,优化了生产工艺和工作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降本增效。”该公司技术专家张永录总结道。

智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