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综合馆内,“晋小友”沙画表演吸引小朋友围观。本报记者王昕摄
(扫描二维码看视频)
“青鸟,请为我介绍一下侯马盟书!”
“好的,在遥远的春秋时代,诸侯争霸,战火纷飞。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一份独特的文物——侯马盟书,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我们揭示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在第七届山西文博会文化产业综合馆N1馆省文旅厅展厅内,虚拟数字人青鸟正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侯马盟书的前世今生。山西智胜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许初裕兴奋地介绍道:“这次展会亮点纷呈,不仅推出了虚拟数字人青鸟,还同步展示了《黑神话:悟空》及《浪浪山小妖怪》系列文创产品。”
近年来,山西在科技考古领域成绩斐然。省文物局展厅工作人员自豪地介绍:“我们借助机载雷达、无人机、高分卫星影像等先进技术及数据源,进行地上文物调查、地下无损探测、古地理环境演变分析,构建考古遗址预测模型,从宏观视角深入阐释考古现象。”
一衣一式皆文化,一诗一句皆深情。在展馆中,一款名为“凤鸣”的明制新娘发冠格外引人注目。产品制作人郭成效对记者说:“这款发冠的创作灵感源于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传承与创新。它采用非遗点翠工艺,纯手工精心制作,深受收藏爱好者青睐。”当下,国潮产品愈发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许多消费者选择中式发冠,这不仅为文物活化、非遗市场化探索提供了有益尝试,更彰显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戏曲文化也在展馆内焕发勃勃生机。相关展区内,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一个个戏曲卡通人物栩栩如生,引得众多观展者驻足观赏。以戏曲文化元素制作的文创产品同样备受青睐。“这款牡丹扇面耳钉太漂亮了,还有这款如意造型的耳钉,让人爱不释手。”“90后”小李和朋友们经过一番挑选,最终买下了如意耳钉。
“歌迷之城”太原对歌迷宠爱有加。在太原展区,一个演唱小舞台成为焦点。“快来,快来,这里有个演唱小舞台,我要唱歌,你帮我拍照。”太原市民张秀英热情地招呼着同伴。她兴奋地说:“没想到文博会也设置了演唱舞台。近年来,太原的演唱会经济日益火爆,作为太原人,我欢迎全国各地的歌迷朋友来这里感受音乐的魅力。”
漫步在文化产业综合馆N1馆,穿梭于一个个精心布置的展位之间,与从业者、参观者深入交谈,记者深刻感受到,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展示与交易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无限活力的文化能量场。在这里,历史与未来交汇碰撞,传承与创新紧密相连,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的澎湃动力源源不断。它以最生动、最鲜活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山西文化,既有着古老厚重的底蕴,又洋溢着年轻时尚的气息。
这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正等待着每一位参与者前来品味、体验,共同创造更多美好的文化记忆。
本报记者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