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山西晚报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提升路径探析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11版:论苑       上一篇    下一篇

  一、新时代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价值与历史使命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正处于深化改革、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同时面临全球产业链重构、科技革命加速、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内外风险叠加的多重挑战。这些变化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更全方位的要求。具体而言,在举旗定向上,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决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内部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使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在凝聚共识上,需有效化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思想困惑与利益摩擦,增强职工对企业改革的认同感和支持度,努力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在赋能发展上,要积极探索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把政治优势切实转化为企业的治理效能、创新优势和竞争实力;在应对风险上,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某国有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并实施的“五步循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正是对上述时代课题的积极回应与创新实践。该体系以系统性思维整合工作资源,以闭环管理提升运行效能,为新时期国有企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五步循环”体系的实践内核与运行逻辑
  “五步循环”体系是通过“教育-分析-施策-复盘-推广”五个步骤形成有机闭环,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引领、从零散操作到系统集成、从注重过程到凸显效能的深刻转变。
  第一步,深入开展思想教育,筑牢信念根基与法治底线。企业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形势任务教育机制,聚焦“四个讲清”——即讲清指导思想、讲清面临形势、讲清目标任务、讲清方法路径,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与企业战略规划,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精准宣导,引导职工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工作努力方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方面,企业通过开展“安全之星”“创新标兵”等评选活动,以及“青工爱心+”志愿服务、特色文体竞赛等,不断培育职工的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尤为重要的是,企业将法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立模块进行系统推进,通过真实案例警示教育、模拟法庭现场教学、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宪法法律、党规党纪的学习宣传,使法治精神和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帮助职工明确行为边界,自觉守法守规,为矿区和谐稳定构筑起坚固的法治屏障。
  第二步,强化动态分析预判,构建全域覆盖的三级联动风险防控网。在此体系中,企业党委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定期组织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讨会,突出“五必研”原则:重大决策前必研思想动态、改革推进中必研思想波动、敏感时间节点必研思想倾向、突发事件后必研思想影响、重点工程实施必研思想状况,通过对广大职工思想上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的全面研判,筑牢企业“大安全”“大稳定”的工作格局。在系统协同层面,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在各自分管系统内组织召开职工思想动态分析会,严格落实“三查三看”要求:查思想波动,看工作状态是否饱满;查意见诉求,看服务保障是否到位;查矛盾隐患,看化解措施是否有效,力求把职工思想动态掌握准确、分析透彻、引导到位,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和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基层党支部层面,推动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每月召开分析会,重点排查“安全不放心人员、有思想情绪需疏导人员、有违规违纪需教育人员、有实际困难需帮扶人员”四类重点人群,并充分发挥班组长贴近一线、熟悉情况的优势,每日了解职工思想变化,每月对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关键时段实施针对性提示提醒,实现职工思想动态的实时监测与早期干预。
  第三步,精准进行施策,诉求响应与创新治理双轨并行。企业着力搭建畅通高效的职工诉求表达渠道,持续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各平台责任单位对职工反映问题和建议实行首接负责制,第一时间受理并反馈。遇到跨部门、跨领域的复杂诉求时,由平台责任单位牵头组织协商会,集体研究确定责任部门与解决方案,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落到实处。
  实施“三早三稳”工作法精准靶向施策,即早识别稳苗头:把握思想苗头初显、突发事件临界等关键节点,通过提示提醒、包保帮助、谈心谈话等形式,超前介入化解。早跟进稳常态:将日常问题细分转岗、退休、纠纷、处分等“八类阶段”与政策不清、长期诉求、突发变故等“四类问题”,通过党员包保、“多帮一”等方式,精准施治。早清零稳人心:针对职工特别关注的管理、薪酬、后勤等五类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对症施策,制定专项措施,建立“一事一办法”机制,靶向解决痛点,切实解决职工难题,解开思想疙瘩,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提升职工满意度和幸福感。
  第四步,持续跟踪复盘,双环闭合强化质效管控。强化过程回访,在问题处置后3日内回访职工,掌握思想动态;注重结果回访,办结后7日、30日双节点满意度调查,对处理完毕的问题进行跟踪,了解职工对处理结果的满意度,确保问题真解决、职工真满意。实施工作复盘“三对照”,定期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总结复盘,对照目标查成效,详细回顾思想政治工作的预定目标,对比实际成效,找出差距;对照流程查漏洞,细致梳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分析每个环节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方法;对照标准查不足,对照职工满意度,复盘各项工作措施是否有用、管用、有效,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效。
  第五步,进行经验推广,双维发力推动品牌创新。鼓励支部立足实际提炼特色工作法,逐步形成一套具有本单位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法,切实解决职工在思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的示范引领,带动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企业还将优秀案例、成功实践进行梳理整合,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思想政治工作品牌矩阵,不断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与品牌价值。
  三、新时代思政工作深化发展的路径启示
  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思政”格局。打破“就思政论思政”局限,推动思政工作与战略规划、生产经营、风险管理同频共振;建立党委领导、多方协同、全员参与的责任网络,三级联动机制打通信息壁垒,实现思想动态“全景感知”。
  强化效能管理,提升精准化水平。搭建线上线下诉求平台,收集职工意见诉求,运用大数据分析职工思想动态,找准问题所在;通过“三早三稳”工作法,将思政工作嵌入管理流程,推动柔性引导与刚性制度协同,切实解决职工痛点;建立双环闭合机制倒逼责任落实,提升思政工作精细化水平。
  深化法治融合,推动德法共治。将法治教育纳入思政必修课,培育契约精神与规则意识;完善职工权益保障机制,以法治化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突出文化浸润,激活品牌效应。提炼具有行业特质的企业精神,增强文化认同;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思政品牌矩阵,形成示范引领。
  新时代赋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历史坐标。“五步循环”体系将思想引领作为“导航仪”,风险防控作为“预警机”,精准施策作为“手术刀”,质效管控作为“校准器”,品牌创新作为“催化剂”,激活了思政工作的时代生命力。国有企业应以制度创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化运作、精细化落地、闭环化提升,切实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构建职工与企业命运共同体,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魏小红
(作者单位:山西焦煤霍州煤电辛置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