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例!长治和平医院心外科实现技术新突破
日期:09-29
日前,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成功开展山西省首例“体外微孔开窗腔内微创技术”,此项技术为复杂主动脉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微创治疗选择。
据了解,四十多岁的吴先生工作时,突然感到胸背部一阵撕裂般的剧痛,被紧急送往该院。经检查结果显示为“主动脉夹层”,夹层破口位置非常特殊,处于给左上肢供血的分叉路口旁边(主动脉小弯侧,且紧邻左锁骨下动脉),血管随时可能破裂,导致猝死。
面对如此危急的病情,治疗团队却陷入“两难”。传统的开放手术创伤巨大,恢复慢;而常规的微创腔内治疗,术中斑块脱落引发脑卒中的风险极高。
考虑到患者年纪尚轻,为了其将来的生活质量和血管健康,团队必须找到一个更安全、更精准、效果更持久的治疗方案。经过周密评估,科室团队决定采用一项在我省尚未开展过的新技术——“体外微孔开窗腔内微创技术”。
这项技术堪称“量体定制”,术前根据患者血管情况,在需要植入的覆膜支架上开设微孔。这个预先改造好的支架,就像一把为患者专属定制的“带孔伞”,可以被精准输送到病变部位。释放后,既能完全覆盖主动脉上的破口,又能通过预先开好的“微孔”,保留通往大脑及上肢重要分支血管的血流,实现了“堵破口”和“保血流”的双重目标。手术仅耗时1.5小时,吴先生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不久便康复出院。
据介绍,“体外微孔开窗”技术的优势:更安全:完全微创操作,创伤小、出血少,特别适合高龄、有多种基础病的患者;更精准:术前规划微孔位置,术中释放更精准,显著降低脑卒中及肾功能损伤风险;更经济:避免额外植入支架,有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据该院科室副主任杨浩介绍,主动脉是人体最粗大的主干血管,直接承受着来自心脏的泵血压力。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溃疡等疾病,就如同血管壁上形成了一个不断膨大的“气球”或出现了撕裂,一旦破裂,死亡率极高,因此被称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
近年来,微创腔内治疗已成为主流方向,而“体外微孔开窗”技术是微创治疗领域的又一重要创新,为累及重要分支血管的复杂主动脉病变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截至目前,该团队已运用该技术连续成功实施三例手术,患者均恢复良好。这标志着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在复杂主动脉疾病微创治疗领域迈上了新台阶,为省内心血管患者提供了更前沿、更安全的手术选择。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张文举 通讯员 梁小艳 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