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山西晚报

糖尿病足趾甲家庭护理指南:小细节关乎大健康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12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您知道吗?全球每20秒就有1例糖尿病患者因足部问题而截肢,而85%以上的截肢始于看似微不足道的糖尿病足。在这其中,许多严重问题最初仅仅源于一个修剪不当的趾甲。据研究报道35.9%的糖尿病患者患有趾甲畸形,49.5%的患者合并甲真菌病,畸形趾甲可对相邻组织产生压迫,真菌感染可增加足部感染风险,从而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与发展。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双脚的保养绝非小事。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神经感知变迟钝、血液循环变差,这意味着您的双脚可能受伤而不自知,小伤口也难以愈合。一次不当的趾甲修剪,可能成为一系列严重问题的开端。
  趾甲护理为何如此重要?
  糖尿病患者的双足就像是“安全警报系统”有些失灵的房子。神经病变让警报器变得迟钝,血管病变使得足部受伤后,团队维修效率低下。此时,趾甲的日常精心维护,将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灾难。
  家庭护理六大法宝
  一、修剪趾甲:时机与方法都有讲究
  最佳修剪时机是在洗脚后,此时趾甲吸水变软,正好下手。记得要平直修剪,就像修剪一片小小的草坪,两侧不要剪得太深,以免草皮受伤。修剪后再用甲锉将边缘磨平,防止尖角划伤周围皮肤。
  特别提醒:这项“精细工程”最好由家人代劳。因为糖尿病可能导致脚部感觉减退,就像戴着厚手套剪纸,容易出错却不自知。
  深度解析:为什么必须平剪?因为圆弧形修剪易导致趾甲边缘内嵌,进而引发甲沟炎。而糖尿病患者由于局部血液循环差、免疫功能下降,小小的甲沟炎可能迅速进展为深部感染,甚至骨髓炎。此外,修剪长度也需注意,应保留1-2毫米的白色边缘,过度修剪会暴露甲床,增加损伤风险。
  工具选择:务必使用个人专用的趾甲剪,避免交叉感染。最好选择圆弧头的小型剪刀或指甲钳,以免误伤皮肤。使用前后均需用75%酒精消毒。
  二、日常清洁与检查:做个足部“侦探”
  每天洗脚前,先做个全面检查。观察趾甲是否有增厚、变色、变形,甲沟周围是否有红肿、压痛。不妨拿出手机的手电筒,或者请家人当您的“协查侦探”。
  清洗时,用低于37℃的温水(用手肘试温最安全)和温和的肥皂,轻柔清洗。洗后用柔软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趾缝之间,保持干爽以防真菌滋生。
  深度解析:为什么强调“手肘试温”?因为糖尿病患者常伴有末梢神经病变,手部感觉可能比脚部更敏感。手肘内侧皮肤薄、敏感度高,能更准确判断水温是否安全。
  检查清单:
  趾甲颜色:是否发黄、发黑或出现白斑?
  趾甲形态:是否增厚、变形或出现凹陷?
  甲周皮肤:是否有红肿、破溃或分泌物?
  趾缝间:是否有糜烂、脱皮或异味?
  建议每月拍摄一次足部照片存档,便于对比观察细微变化。
  三、鞋袜选择:给脚趾一个舒适的家
  鞋子要选择宽松、透气、平底的“一居室”,让脚趾有足够活动空间。每天穿鞋前,记得伸手进去检查,确保没有小石子等“不速之客”。
  袜子最好选择浅色棉袜,就像穿着“信号衣”,一旦有伤口出血或渗液,就能立即发现。
  深度解析:糖尿病患者选鞋应遵循“下午买鞋”原则(脚部略有水肿时试穿),选择比实际尺码大5-10mm的款式。鞋底要防滑且稍厚,避免硌伤。内部应无缝线设计,减少摩擦。
  袜子不仅要浅色,还需无紧口设计(避免勒痕影响循环),且每日更换。若脚汗多,可每日更换2-3次。
  四、保湿平衡:不多不少刚刚好
  足部皮肤需要保湿,但趾缝之间要保持干燥。每天可使用无刺激的保湿霜涂抹足部,但要避开趾缝。如果您是汗脚,洗脚后可用医用酒精轻轻擦拭趾缝,保持干爽。
  深度解析:为什么趾缝必须干燥?因为潮湿环境是真菌感染的温床。糖尿病患者一旦感染脚气,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引发严重感染。
  保湿产品应选择无香精、无酒精的医用型润肤霜,成分简单可降低过敏风险。涂抹时避开伤口和趾缝,按摩至完全吸收,避免膏体残留形成细菌培养基。
  五、避免损伤:防患于未然
  任何时候都不要赤脚行走,即使是在家中。也不要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直接暖脚,因为神经病变可能让您无法准确感知温度,就像戴着烤箱手套试水温,极易烫伤。
  深度解析: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对温度的感知误差可达5℃以上。建议冬季穿厚绒袜保暖,而非使用外部热源。若必须暖脚,可使用空调提高室温,或使用专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低温加热垫(温度低于40℃且自动断电)。
  此外,应避免长时间跷二郎腿、交叉腿坐姿,以免影响下肢血液循环。
  六、异常识别:及时求助专业人士
  当发现趾甲变黄、变黑、增厚、嵌入甲沟或甲周红肿、疼痛时,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切勿自行处理,就像不会自己给自己动手术一样,请交给专业的足病治疗师或医生。
  深度解析:哪些迹象需立即就医?
  趾甲颜色突然变黑(可能是甲下出血或黑色素瘤等);甲周皮肤红肿热痛(感染征兆);趾甲异常增厚变形(可能为真菌感染或甲营养不良);甲缘有肉芽组织增生(提示嵌甲加重);建议每3-6个月到专业机构进行一次足部护理,由医生评估趾甲状态并提供专业修剪。
  中医辅助护理:传统智慧的现代应用
  中药泡脚需遵循“三不原则”:水温不过高(水温低于45℃)、时间不过长(15分钟内)、药液不过浓(将药液兑入温水中,使水量漫过脚踝)。药方可尝试温经活血的中药泡脚(如桂枝、红花、鸡血藤等),需经中医医师辨证调配。
  按摩穴位时需轻柔、短暂,避免用力按压导致皮肤破损。可每日按摩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处)、太溪穴(内踝尖与跟腱间凹陷处)各3-5分钟,有助于改善局部循环。
  糖尿病足的预防是一场需要持之以恒的“持久战”。从今天开始,让我们用心呵护每一个趾甲,让每一步都走得更加安稳、更加健康。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病二科 张亚旭 赵诚 曹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