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热的夏日,母亲来探我,顺便小住数日。我带着她满大街地逛,吃大餐、买衣服,可母亲节俭惯了,不许我乱花钱,就连奶茶都只肯与我两人一杯。我笑着摇了摇头,只好听从母命,由她去了。
回到家,我已满身汗,屋内热气涌动,我随手开了空调便到浴室去洗漱。“妈,冰箱里有西瓜,帮我切一块吧。”我穿着吊带睡衣,用毛巾裹着头发松弛地走出来,心里想着果然开了空调,风也凉了起来。“是你家的外卖吗?”一个穿蓝衣服的外卖员闯了进来对我说道。一瞬间我又是诧异,又是尴尬,忙说道:“不是我家!”然后躲进了房间里。母亲这才闻声从厨房里出来,她对我笑道:“开了门比开空调风大多了吧?还省电。”她洋洋自得,我却埋怨道:“妈,这是城里,不是农村,你别把老家那套用在这,这不兴开着门!”母亲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讪讪地低着头,仿佛做错事的孩子。
我知道,母亲为人热情善良,在老家不管人在不在,总是愿意打开一扇门,欢迎某个邻居忽然间闯入我们的屋子,然后开始一段友谊。
起初,母亲是没有这个开大门的习惯的。那个时候我们刚刚搬到农村,人生地不熟,那个年代又没有外卖、快递之类的东西,偶尔家里炒菜缺个醋也是常有的事。村里是有小卖部的,只是我家在村头,小卖部在村尾,起了油锅再去买十分不便。那日母亲备菜做笋干蛋花汤时,发现家里的笋干袋已经空了。其实笋干并不贵,几乎家家户户都从山上挖了然后晒干。母亲犹豫着来到邻家门口徘徊,却发现邻居张姨家大开着门。张姨正在洗衣服,看到母亲热情地招呼她:“大妹子,进来坐坐。”母亲扭捏着走了进去,几经犹豫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我当是什么事儿呢。给你。”张姨从橱柜里掏出一大包笋干交给母亲,不顾母亲连连摆手说道:“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给孩子尝尝,就当给我面子。”母亲这才收下。投桃报李,母亲也随后送了自己做的酸菜给张姨。
后来,母亲还通过开着的大门与左邻右舍的李婶、刘大姐交上了朋友。晚饭后收拾好桌子,母亲总是笑盈盈告诉我她出去找朋友了,然后直到月亮挂在树梢上才高高兴兴提着两个果子或是两颗糖回来。那是她的老姐妹请她吃的。有了烦恼,她也会第一时间跑去找她的朋友,因为她知道总有一扇门为她而开。
那日,母亲刚把家里的大门打开,李婶就慌慌张张地来了。看她焦急的样子,母亲也急了。连连追问才知是李叔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已经被送往了医院,而家人都不在本地,她手足无措。母亲立刻叫父亲开着电三轮送她和李婶到医院去,一路上她不住安慰,李婶才渐渐平静下来。李叔好后,李婶并没有特意上门感谢,我纳罕,母亲却说:“自家姐妹,谈谢就见外了。”
母亲心善,还因为开着的大门里的菜香,吸引了小猫小狗在我家驻扎,成为了我家不在谱上的成员。我忽然有些感慨,开着的是大门,也是心门。心门打开,朋友自然来了。“妈,你可以开大门,但必须提前告诉我,我可不想再出糗了。”我对着母亲说道,母亲终于笑了。
□赵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