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山西晚报

李白《夏日山中》:自由的我无拘无束无衣服

日期:09-16
字号:
版面:第14版:艺文       上一篇    下一篇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这是一幅人的肖像图。
  什么人,潇洒放浪的男人,年纪应该也不小了,精力没有那么旺盛,情绪没有那么高涨。
  “懒摇白羽扇”,一个“懒”字,既写出了夏天的热,让人懒了,又写出了这个人的年龄和性格:这么热也懒得摇扇子,沉得住气,适应了生活的躁动。按理说人到中年,该是规规矩矩按部就班的生活。扇子在古代不仅仅有夏天降温消暑的作用,还是身份礼节的象征物。“羽扇”就是禽类羽毛做的扇子,如果是一把白羽扇,一根杂色的毛都没有,这是很珍贵且贵重的扇子,必然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之后纸扇进入到世俗读书人的着装配饰之一,随手拿着一把扇子表明自己的文化人身份,类似今天戴眼镜的人背后的符号意义。
  另外,白羽扇也表明了这是盛夏。清朝《杖扇新录》里写着,夏天的次序可以根据扇子来定,初夏的时候是折扇(纸扇),中夏的时候是团扇,盛夏的时候是羽扇,可见羽扇最凉快,团扇次之。现在江南还有一个习俗,女儿出嫁后第一年回娘家过夏天,娘家要准备羽扇给她带回婆家,代表着娘家富足。确实也只有贵族在夏天可以随心所欲的懒着,不用担心日头高晒下地干活的辛苦,才有这份清闲。
  但第二句就出了格,“裸袒青林中”,这个人不但扇子在手,而且光着身子在树林中,圣经中说人类的罪恶来自于亚当和夏娃有了羞耻心,吃了苹果之后不再裸体相见,穿上了衣服。衣服就是人的身份,就是人的面具,是人开始群体生活、社会化的象征。这个炎热的夏天,这个人在森林里脱去衣服,赤条条找到了自由。
  “脱巾挂石壁”,不但脱去了衣服,而且摘掉了帽子,古代衣冠就是一个人的根本。一般脱去头巾在今天看无所谓,但在古代,男子头发从来不剪,头巾就相当于自己的身份,只有入狱或受刑的人才会在公开场合去掉头巾,披头散发,相当于回归到无身份的个体,准备失去生命。但此刻,这个人似乎已经忘却了礼教和规则,大白天把头巾也去掉了,而且挂在石壁上。
  这是一个人回归自然的冲动,他借着夏天摆脱了束缚,放肆了一次。
  此时此刻他既不害羞,也不尴尬。“露顶洒松风”,没有目光、没有议论、没有他人,只有松树和风,从头顶洒下,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和天地融合在一起。

十八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