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山西晚报

“明星教师”许树勋:把家乡装进课本,让地理课堂“活”起来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第07版:社会直通车       上一篇    下一篇

  •   “同学们,咱岢岚的芦芽山为什么会形成独特的山地气候?结合刚学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试着分析下?”9月12日,在忻州市岢岚县中学校高中地理课堂上,许树勋老师的提问瞬间点燃学生的思考热情。
      黑板前,他手持粉笔勾勒山脉轮廓;课桌旁,他俯身倾听学生的奇思妙想。深耕教育一线十余年,许树勋深入浅出,把家乡装进课本,让地理课堂“活”起来,成为当地教育领域的“明星教师”。
      把“岢岚元素”搬进课堂
      “地理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这是许树勋常挂在嘴边的话。面对高中地理学科综合性强、抽象概念多的特点,他跳出传统教学框架,把“岢岚元素”搬进课堂。讲“农业地域类型”,他带学生分析当地莜麦、胡麻的种植优势;聊“生态环境保护”,他结合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案例,让学生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甚至连校园里的树木、操场的朝向,都成了他讲解“植被分布”“太阳高度角”的活教材。
      “许老师的课从不让人犯困!”高二年级266班学生张凯军说,去年秋天,许老师带他们去城郊的农田观察作物生长,现场讲解“积温与农作物熟制”的关系,“原来课本里的‘无霜期’,就是爷爷常说的‘庄稼能长的天数’,一下子就懂了!”这种“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让他所带班级的地理成绩连续多年稳居年级前列,也让一批学生爱上探索身边的地理奥秘。
      作为岢岚县中学校德育处主任、高中地理教师,并拥有“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的许树勋,曾获“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荣誉称号;2021年9月,被岢岚县委县政府评为“模范教师”;2022年9月、2023年9月,连续两年被岢岚县委县政府评为“教学标兵”;2023年8月,被忻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忻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让德育管理“实”起来
      讲台之上,他用知识点亮梦想;校园之中,他用德育涵养品格。
      “同学们,课间操队列要整齐,这不仅是纪律要求,更是集体意识的体现。”每天清晨,许树勋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学校,在操场、教学楼间巡查,遇到学生的小问题,他从不大声批评,而是像朋友一样耐心引导——这是他作为德育处主任的日常。
      每年高一新生入学,他牵头的“入学教育大会”都是“必修课”。2023年9月,面对260余名刚踏入校园的新生,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把《岢岚中学学生行为管理考核细则》100条拆解成“校园生活小贴士”:“为什么不能带手机进校园?因为课堂上的专注比刷短视频更有价值”“食堂排队为什么要自觉?因为尊重他人时间就是尊重自己”。接地气的讲解让新生们听得认真,更记在心里。
      除了“规则教育”,许树勋更看重“品德浸润”。他牵头打造的“道德讲堂”,每月邀请老教师、优秀校友分享成长故事;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让学生走进养老院陪老人聊天、到街头清理垃圾。“去年冬天,我们给帮扶户家里送棉衣,许老师教我们帮老人叠被子、扫院子,说‘德育不是讲大道理,是做小事’。”高一年级260班学生李佳琪的话,道出许树勋德育工作的初心。
      教育是一辈子的责任
      “许老师,我最近总担心考不好,晚上睡不着……”一次晚自习后,学生小张红着眼眶找到许树勋。他没有急于安慰,而是拉着小张坐在校园的长椅上,听她倾诉学习压力,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帮她制定阶段性学习计划。“后来许老师还经常找我谈心,现在我不仅心态稳了,成绩也上去了。”小张的转变,是许树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缩影。
      在同事眼中,许树勋是“拼命三郎”:白天上课、处理德育工作,晚上还要批改作业、准备第二天的教案;在家长眼中,他是“放心老师”:每次家长会,他都会详细反馈每个学生的德育表现,还主动分享家庭教育方法;在学生眼中,他是“暖心大叔”:谁家里有困难、谁情绪低落,他总能第一时间察觉并伸出援手。
      “教育不是一阵子的事,是一辈子的责任。”谈及未来,许树勋目光坚定:“我想继续把地理课上得更生动,把德育工作做得更扎实,让更多孩子带着知识和品德,走向广阔世界。”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许树勋用“双岗担当”在教学与育人的赛道上跑出亮眼成绩,成为当地教育领域的“明星教师”。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薛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