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山西晚报

山西农商联合银行“上参下”提速

日期:07-09
字号:
版面:第09版:财经       上一篇    下一篇

  来自山西金融监管局官网的消息显示:近日,该局批复同意山西农村商业联合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收购山西清徐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清徐农商行”)、山西柳林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柳林农商行”),分别持股93.2%、22.68%。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收购意味着山西的农信改革进一步推进,“上参下”模式进一步深化。
  升级农商行入股两家县级农商行
  根据相关批复,本次山西金融监管局同意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对山西清徐农商行、山西柳林农商行的股东资格,在完成收购之后,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持有山西清徐农商行10.07亿股,持股比例为93.2%,持有山西柳林农商行7940万股,持股比例为22.68%。
  批复文件同时指出,清徐农商行、柳林农商行应严格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完成相应的股权变更事宜。同时,应加强股权管理,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严格控制股东关联交易,完善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机制,防范和化解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清徐农商行和柳林农商行的第一大股东均为山西省财政厅,且山西省财政厅的持股数与山西农商行此番收购的股份数量一致。其中,清徐农商行前身为清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于2013年6月5日改制成立;柳林农商行前身为柳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于2013年6月24日完成股份制改革并更名。
  事实上,这并非山西农商联合银行近期内首次收购辖内农商行。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入股两家县级行社。根据该行官网发布的2024年年报,2024年,山西农商联合银行第一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对7家县级法人机构股权投资方案》,该行于当年投资入股两家县级行社8.6亿元,其中,投资侯马农商行5亿元,持股比例44.25%;投资尧都农商行3.6亿元,持股比例9.84%;另有5家机构投资等待监管审批。
  今年以来,仅在4月份,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就已经投资入股3家县级农商行,但入股比例较低。4月25日,山西金融监管局作出批复,同意山西农商联合银行获批投资入股山西灵石农村商业银行、山西五台农村商业银行、山西榆次农村商业银行等三家农商行,持股数量分别为1000万股、1000万股、1170万股,持股比例分别为1.46%、1.31%、1.46%。
  截至目前,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已对辖内7家农商行实施了“上参下”。
  首批实行“上参下”省级农商行
  相关资料显示,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是在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下称“山西省联社”)基础上组建而成。
  据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官网资料,2005年8月24日,山西省联社揭牌成立,全面接管原山西银监局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的领导管理职能。从2010年开始,全省农村信用社发起以股份制为模式的农村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以2010年尧都农商银行挂牌开业为标志,全省108家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已有101家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2021年,山西省联社启动新一轮改革,2023年11月17日,山西省联社经过改革正式更名为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注册资本50亿元,山西省财政厅作为第一大股东,2024年末,山西省财政厅持有该行94%的股份。目前,全系统共有11家市级机构、108家县级机构、3005个营业网点,从业人员近5万人。
  山西农商联合银行是全国首批采取“上参下”模式改制的农商联合银行。顾名思义,“上参下”模式是指新成立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参股或控股下属农商行、农信社。在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创立大会暨股东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山西省相关领导明确了山西农商联合银行的“上参下”模式。随后,在“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一场)上,山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现为山西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进一步对农商联合银行(“上参下”模式)进行了阐释,即新组建的山西农商联合银行要结合全省农信改革化险计划,对基层法人机构按照“机构自愿、分步参股”进行投资,形成规范化、市场化、法治化、企业化、一体化的风险防御联合体。
  山西农商联合银行2024年年报披露,2020年至2024年,该行已累计处置高风险机构19家。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山西农商联合银行系统各项存款余额13765.03亿元,较年初净增884.03亿元,增幅6.86%。各项贷款余额8758亿元,较年初净增628.4亿元,增幅7.73%。2024年全年,山西农商联合银行实现营业净收入9.27亿元,同比增长10.36%;实现利润总额4.05亿元,同比增长47.27%。
  按照工作安排,山西农商联合银行计划在2025年加快推动“上参下”投资模式。该行在2024年年报中也提出了2025年的工作思路和计划,其中再度涉及改革化险,并提及“充分发挥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的职能作用,坚决履行好改革化险各方面责任,加快推动‘上参下’投资。”随着入股申请相继获批,今年以来,该行整合步伐加快。
  多地农信改革采用“上参下”模式
  随着国内农信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主要有两种改革模式,一是成立统一法人的省级农商银行,适用于机构数量不多的地区,如海南和辽宁;二是组建省农商联合银行,这一模式更为普遍。在农商联合银行的组建方式上,又分为“上参下”和“下参上”两种股权模式。其中,“上参下”联合银行模式的改革核心在于省级农商联合银行通过参股农信机构优化股权结构,这种模式有助于综合提升基层机构公司治理水平。
  除山西外,包括广西、四川等农信机构数量较多的省份,在农信改革中同样倾向采用“上参下”模式。其中部分农商联合银行由于直接入股各基层信用社难度较大,参股市级农商行并通过其间接持股基层信用社成为改革方向,从而形成“省参市、市参县”的自上而下的逐级参股、控股模式。
  在相关人士看来,农商联合银行入股省内农商银行不仅有助于加强省内农商银行间的联系与协作,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还能显著提升整体的风险抵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农商联合银行的入股,省内农商银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各农商银行间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升级,从而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村和中小企业客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此外,这也有助于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为农商银行的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农商联合银行的入股,也将进一步加强省内农商银行的管理和风险防范,促进合规经营,降低运营风险。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张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