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惠商保”赔付4.39万商户
日期:01-06
近年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优化监管服务,以高质量市场监管为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了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撑。
1月3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四十四场新闻发布会,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情况。
全省登记在册270万户个体工商户全部纳入“惠商保”保障范围
个体工商户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此同时,业态简单、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也十分突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出了“惠商保”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扶持模式。
“惠商保”项目是我省在全国首创实施的扶持模式,由省市县三级财政拿出2亿元的真金白银作为保费,充分发挥金融服务民生、促进发展的积极作用,为提振个体工商户经营信心提供有力支撑。将全省所有登记在册的270万户个体工商户,全部纳入“惠商保”保障范围,享受时间自2023年9月1日开始,连续实行三年。每个保险年度内,个体工商户无需办理任何投保手续,自动参保,免费参保,“免申即享”。
我省为个体工商户量身定制了持续经营险、经营财产损失险、从业人员人身伤亡险、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险等四个险种,通过各个险种的科学组合,基本涵盖了个体工商户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导致的营业中断、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风险。
据了解,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门成立了“惠商保”调度中心,调动各方力量,主动收集信息、摸排险源,做到“快赔早赔、应赔尽赔”,实现了政策精准直达快享。2023年12月,山西垣曲县遭受极端降雪天气和冻雨灾害,全县停电,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启动“惠商保”应急预案,及时为全县8400多户个体工商户理赔630余万元。
“惠商保”自正式实施以来,截至2024年12月28日,全省“惠商保”累计赔付户数4.39万户,赔付金额达2.69亿元,有力促进了全省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我省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和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实现“掌上办”,惠及商户12.06万户。常态化开展“惠企直通车”活动,编制服务手册58册,入企服务230余次,设立“晋创谷·太原”服务站,深入开展“入谷帮扶”,靶向打通堵点痛点问题。创新开展“惠享晋在线”,在转型发展、金融信贷等方面为经营主体助力,向4.9万户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107.23亿元。探索“晋质贷”融资试点,38家企业获得授信39.47亿元,成功融资14.58亿元,有效缓解优质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标准引领、质量支撑 三年推出120个“山西精品”
近年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开展了“山西精品”建设工作,指导组建了山西省公用品牌建设联合会和“山西精品”认证联盟,两个机构协同承担“山西精品”主体培育、标准制定、认证实施等具体工作。三年来,推出了117个企业的120个“山西精品”产品和服务,其生产技术和标准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标准引领、质量支撑”可以说是“山西精品”的灵魂所在,是贯穿“山西精品”评定全过程的“硬杠杆”。“山西精品”的关键技术指标100%优于国标行标。举例来说,智奇铁路设备有限公司的CR400AF型非动力轮对组成,动不平衡指标在欧标基础上加严了10%,展现出国际一流水平的品质把控;山西佳诚液压有限公司的矿用非公路自卸车前悬挂,3项指标填补行标空白,耐久性要求指标较行标提升95%,为行业树立全新标杆。
“山西精品”的社会认可度与市场反馈同样亮眼。太原工具厂的“山西精品”获证产品“双圆弧齿轮滚刀”,时隔20多年再一次获得行业最高奖“春燕奖”;洪洞大槐树的景区服务,通过“山西精品”公用品牌的赋能,游客对景区的满意率从95.82%上升为98.79%,在2023年还进一步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影响力100强”荣誉。“山西精品”日渐成为了山西高品质产品和高水平服务的靓丽名片,为提高我省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助力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我省将紧扣构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山西精品”公用品牌建设体系目标,聚集山西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通过“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管理机制,继续打造更多高品质、高水准的“山西精品”,力争到2025年底,形成20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和服务品牌。
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达3.31万件 有效注册商标量41.61万件
2023年,我省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第二批数据知识产权试点,我省上线运行登记平台,已发放数据知识产权证书30张。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办理裁决案件259起,是试点前的3.9倍。
围绕重点产业链、特色专业镇实施重点专利导航项目11个,实施省级专利转化项目150个。特别是加强对《黑神话:悟空》涉及景点和文创产品知识产权保护,遏制抢注事件7起。截至目前,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31万件,同比增长16.2%;有效注册商标量41.61万件,同比增长12.6%;全省专利转让2880件,专利受让3761件,同比增长分别为21.9%和32.1%。
2024年7月12日,“山西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在省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行,并接入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知识产权全国统一制证系统。经营主体可以通过省政务服务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山西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官网等三种途径便捷登录。平台为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数据知识产权存证、登记、查询、运营等一站式服务。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知识产权专业机构“走基层·惠万家”活动,举办了多次专题培训,覆盖企业和创新主体上千家。特别是省市场监管局与省文物局联合签署《推动文物数据资源和文化衍生品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截至2024年底,全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申请62件,颁发《云冈石窟第13窟石窟本体三维模型数据集》《国网山西电力以电折煤测算分析数据》等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30张,涉及文物、文旅、煤电、物流等10多个领域。
山西晚报记者 许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