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肉羊产业链 打造“北肉”平台主产区 朔州:“羊”光大道阔步前行
日期:10-08
金秋时节,行走在朔州大地上,山腰间、田野上羊群云朵般飘过。
肥美的羔羊不仅是朔州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百姓餐桌上的佳肴,还能制成各类皮革、羊毛制品。羔羊,从头到脚、从内到外,无一不是宝。
近年来,朔州瞄准牧繁农育、自繁自育的路子,突出发展肉羊产业,因势利导,从传统分散养殖到设施规模养殖,从销售活羊到精深加工,从单打独斗到矩阵出击……建基地、育龙头、打品牌,不断深化羔羊肉全产业链,打造优质肉羊基地,阔步前行在“羊”光大道上。
立足区位优势
打造“北肉”平台主产区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传唱至今的《敕勒歌》,早在北朝时期,就在山西北部的朔州、宁武一带流传。
朔州不仅有着悠久的畜牧业历史,更有着得天独厚的草食畜黄金带区位优势——
地处北纬39度至40度之间,年光照时间2680—2936小时,气候凉爽,是我国草食畜黄金生产带、“镰刀湾”玉米主产区;
平原、丘陵、山区面积比为38∶36∶26,基本各占三分之一,无霜期为103天到147天,种粮、种草、亦种树,是一个宜农宜牧的好地方;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让年降水量基本保持在400毫米左右,所种植的饲草料干物质积累好、容重高、质量优……
立足区位优势,朔州市紧紧抓住全国草牧业和粮改饲双试点市、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核心地市、山西省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区建设等机遇,大力发展现代牧草产业体系,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立草为业”“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产业化发展”的朔州经验和方案。
在右玉县威远镇张千户岭村的山西祥和岭上农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上千只右玉本地羔羊散养在丘陵地带,奔跑在万亩天然牧场。这些羊每日被放牧6小时,日行爬坡10公里,吃的是该公司在天然牧场种植的纯天然无污染的醋柳、甘草、野生苜蓿、野柴胡等农作物,产出的是香味浓郁、肉质鲜嫩、肥而不腻、食之爽口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右玉羊肉”。
经过多年发展,朔州走出一条“羊”气十足的特色发展之路。以建设优质肉羊养殖基地为抓手,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建成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肉羊场306个;发展出怀仁海北头乡、亲和乡2个年产超百万只的肉羊乡镇,怀仁海北头乡、右玉威远镇2个国家级肉羊产业强镇,怀仁南小寨村、海子村2个肉羊养殖亿元村;肉羊年出栏达到470万只,占全省四分之一,朔州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肉羊基地、全省“北肉”平台主产区。
龙头企业带动
全力构建全循环产业链
在怀仁市金沙滩羔羊肉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羊肉加工车间里,现代化的生产线两侧,穿着统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分割、加工、打包羊肉制品;在公司的产品展示厅内,陈列着“金沙滩”“大材地”“羊元帅”等品牌的羊肉熟食产品……
据金沙滩羔羊肉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建军介绍,目前,公司上游关联产业有1.5万亩饲草种植基地1个,存栏1万只基础母羊繁育基地1个,年出栏20万只羔羊养殖基地1个;下游关联产业则有年产10万吨羊粪有机肥公司1家;在羔羊肉加工方面,公司车间年可分割白条羊90万只,熟食产品年加工4500吨,全面实现了羊产业链循环发展。
龙头企业既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驱动产业链升级的重要力量。在推动羔羊肉产业发展中,朔州通过技术赋能、创新模式助推龙头企业发展,带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进而构建现代畜牧新业态。该市先后涌现出怀仁市金沙滩、朔美羊,右玉祥和岭上、大西口等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出“大材地”“朔美·引羊”“塞外鲜”“大西口”等众多知名品牌;建成了怀仁家兴园、朔美羊、右玉宏宇3个省级肉羊良种扩繁推广基地。
“我们通过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模式,把种、养、加、销一体化经营纳入现代化企业运行范畴,推动形成了完整的羊产业链条。”朔州市草牧业中心主任吴瑞军说。
据介绍,近年来,朔州市坚持育链补链强链延链,积极培育肉羊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以饲草种植、良种繁育、肉羊养殖、屠宰加工、熟食加工、羊绒加工、有机肥加工、冷链物流销售为一体的肉羊全产业链,建成了怀仁市羊肉产品可追溯体系和右玉生态羊产业链全程溯源系统平台,全力推进数字技术与羊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夯实“北肉”平台主产区建设。
截至目前,朔州市拥有肉羊屠宰加工企业21家,年屠宰加工能力600万只,生产速冻分割产品160多种,熟食制品38种。羊肉产品畅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内蒙古、新疆等全国30多个地区和大中城市,并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建起了51家旗舰店,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销售,市场覆盖面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培育品牌矩阵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山西省名优土特新产品协会为怀仁市颁发“山西优质羔羊肉之乡”的荣誉证书;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将怀仁市3家企业的“塞外鲜”“大材地”“朔美羊”“朔美·引羊”“强老汉”等5个羔羊肉品牌列为生态原产地区域保护品牌;
山西省零售商行业协会授予怀仁市“山西省零售业羔羊肉供应基地”称号;
中国经济信息社与怀仁市共同合作对外发布“新华·怀仁羔羊肉价格指数”,为怀仁羔羊肉产业发展提供经济信息支撑……
“一县一业”肉羊养殖示范基地县、首批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业农村部向全国推介的“一县一业”农产品加工发展典型、羔羊现代农业产业园列入全省第一批2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怀仁市快速发展的羔羊肉产业,正是朔州市推动羔羊肉全产业链发展的生动实践。
全产业链日趋完善,如何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成为朔州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课题。从2018年开始,朔州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山西·怀仁羔羊肉交易大会,通过品牌推介、产销融合、合作洽谈、项目签约等活动,达成意向签约金额由2018年的8.58亿元上升到2025年的58.1亿元,不仅打通了全市羊产业发展“快速路”,提升了朔州“北肉”平台主产区功能,还推动形成了“区域+企业+产品”的品牌矩阵。
以品牌矩阵发展为着力点,朔州市全力提升羔羊肉产业核心竞争力,先后打造了一批企业品牌,多个品牌入选首批“有机旱作·晋品”,金沙滩一口香羊肉入选“山西精品”,怀仁朔美羊入选首批深圳“圳品”……
“地理标志具有区域公用性,挖掘并发展区域地理标志,运用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因,不仅可为其所在区域培育出优势特色产品,还能进一步推动形成产业集群。”朔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在实际工作中,朔州市通过运用地理标志特色品牌,整合区域农业生产要素资源,进一步强化羊肉品牌建设、提升羊肉产品竞争力,推进全市羔羊肉产业提档升级。“右玉羊肉”经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价值评定,品牌强度817、品牌价值为9.67亿元;“怀仁羔羊肉”经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评定,品牌强度806、品牌价值达46.78亿元。
从智能牧场到现代化加工车间,从电商直播间到百姓餐桌,如今,一只羊的“故事”,持续在朔州大地生动上演,而这条不断延伸的产业链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本报记者袁兆辉 本报通讯员刘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