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山西日报

森林草原防灭火演练——空地联动齐上阵 智战“山火”淬真功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03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嘀嘀嘀——”9月22日,忻州市顿村西山的静谧被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划破。五台林局指挥中心的大屏上,忻州市植物园无人机机场传回的画面清晰显示:一处林地冒出缕缕青烟,火点正悄然蔓延。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无人机抵近侦察,各中队火速集结!”带班领导指令发出,一场融合智慧科技与实战力量的森林草原智能防灭火演练拉开战幕。
  指挥中心内,卫星影像地图与无人机实时画面精准叠加,200平方米起火范围、风向风速、植被类型等数据一目了然。“前指已成立,符合扑救条件!”随着自动组网设备架设完成,前线指挥部的搭建指令穿透30公里山林,精准传达到各作战单元。无人机投弹中队操作员快速校准参数,机器人中队的履带式设备发出低沉轰鸣,地面协同作战队员肩扛灭火工具,随水车中队向火场挺进。
  “无人机投弹中队压制火头,喷洒中队准备空中布防。”前指指挥员胡英龙的指令通过对讲机传遍火场。“砰!”无人机身下25公斤灭火弹精准落地,白色烟幕覆盖火头,火苗瞬间矮了半截。“每颗投弹覆盖70平方米,火头压制效率高于传统方式数3倍。”在现场播音员的解说声中,喷洒无人机已组成“空中矩阵”——10台为一组,将75公斤的灭火剂化作细密“水”雾,模拟人工降雨在火场上迅速降低火场温度。
  地面战场同样“智能感”拉满。防火隔离带开辟机器人几分钟内便推出一条宽阔隔离带,阻断火势蔓延路径;侦察机器狗紧随其后,小巧的机身穿梭在密林间,实时回传火场内部画面;水炮机器狗架起“长枪”,60米射程的水流精准扑向残火,水雾以每小时400公里的速度直击树冠火。“这些‘钢铁战友’能深入防火队员不容易到达的危险区域,既保证了效率,又保障了人员安全。”一名地面操作员感叹。
  当全地形消防灭火机器人的大流量水炮对准火场核心区,地面协同作战中队也形成合围之势。队员们手持风力灭火机,配合水车中队的高压水枪,对每一处暗火、烟点进行“地毯式”清理。“这边有火星!”一名队员发现树根下的余火,立即用铁锹挖开土层,浇水、掩埋。此时,无人机仍低空盘旋,红外相机仔细扫描,确保没有漏网之“火”。
  “余火清理完毕,无复燃风险!”随着地面协同中队的汇报,指挥中心大屏上的“火情警报”灯熄灭。从无人机预警到火势受控,再到余火清零,整场演练100余名队员、多型智能装备联动出击、高效有序,展现了“无人值守巡航、智慧平台调度、空地协同扑救”的智能化防灭火新模式。
  近年来,我省林草系统以“六种能力”建设为核心,依托无人机机场、智能机器人等科技装备,全面构建多方位、多层次的林草防灭火智能化体系。“这些24小时待命的‘科技哨兵’为我省筑牢林草‘防火墙’。今后,我们要继续强化预警响应能力,狠抓火情早期处置,提升指挥调度水平,锤炼灭火实战能力,维护全省生态安全。”省林草局防火处处长阴成芳说。

  本报记者张丽媛 本报通讯员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