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氢赢未来
日期:09-29
版面:
第04版:聚焦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 上一篇 下一篇
氢能发展论坛举行
9月28日,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氢能发展论坛现场。本报记者赵夏雨摄
本报讯(记者晋帅妮)9月28日,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氢能发展论坛在太原举行。副省长林红玉出席并致辞。
本次论坛以“绿色低碳 氢赢未来”为主题,来自国内外氢能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翘楚和企业代表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前沿技术与创新实践,全面展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成果,引领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山西氢能资源丰富、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山西焦炭产量全国第一,共有1.2亿吨建成焦炭产能,可副产焦炉煤气约230亿标方,全部用于制氢可年产氢气120万吨。依托资源优势,我省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太原、大同、吕梁、长治、临汾等市的氢能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
“我国燃料电池产品平稳发展,燃料电池车型覆盖客车、货车全系商用车,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燃料电池商用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报告中介绍。
“氢(泛氢)能源可作为各能源之间的桥梁,与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联动,通过部分替代,压缩化石能源消耗量,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丰富能源多元化供应体系,为能源安全保障机制的优化带来新契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彭苏萍表示。
论坛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彭苏萍,山西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郑鹏,北京亿华通董事长、山西财经大学双碳产业研究院院长张国强等4位嘉宾分别发表主题报告。在圆桌交流环节,山西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上海氢晨科技董事长易培云、北京天海氢能总经理张增营、山西鹏飞集团副总裁郑梓豪等4位嘉宾,围绕“碳中和·氢经济·新动能”主题,分享了氢能与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融合路径,并对山西氢能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论坛期间,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典型案例集,总结了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最新成果。吕梁市人民政府发布氢能发展指数,山西省氢能发展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鹏飞集团发布了东风特汽氢能重卡新车型。
本次论坛由山西省工信厅、吕梁市政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鹏飞集团承办。
发言摘要
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 欧阳明高
大力推动光储氢充换放综合能源补给系统建设
中国已成为全球燃料电池商用车保有量最多的国家,产业链逐步发展成熟并实现自主可控。新一代高比功率、长寿命、低成本的电堆开始进入市场。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成为主流,更加关注全生命周期的低成本。燃料电池应用场景也从陆用向水下、低空甚至空天发展。
同时,燃料电池产业链中也存在一些痛点。氢能基础设施、车载氢瓶、氢气的成本,仍然是制约中国乃至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瓶颈。
在今后五年,供应链方面,我们要重点关注氢能重卡的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可支持1000公里以上长续航,并可快速补能的高压大容量车载储氢系统和站内快速加注系统,以及电氢融合综合能源站系统;积极探索大容积车载液氢气瓶在重卡领域的应用,以及模块化、集成化储氢系统创新应用;利用目前交能融合发展机遇,大力推动“光—储—氢—充—换—放”综合能源补给系统建设。
山西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 郑 鹏
共筑以氢能为关键支点的可持续能源未来
6年来,鹏飞集团在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上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突破:在制氢领域,建成全国单套规模最大的焦炉煤气制高纯氢装置,并成功投运全球首套利用干熄焦余热发电耦合水电解制绿氢示范项目;在加注领域,建成并良好运行4座加氢综合能源岛,正加快推进20余座新建及改造加氢站建设;在制造领域,战略并购东风特种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在吕梁孝义建成一期年产30万辆氢能重卡的鹏飞智创汽车制造产业园;在应用环节,累计投运830辆氢能源车辆,构建“造车、能源、运力”三位一体的智能运营体系。
作为山西省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鹏飞集团将持续强链、延链、补链,以全链条布局带动我省氢能产业协同发展,把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我们期待与更多伙伴在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场景应用等领域协同创新,共同构筑以氢能为关键支点的可持续能源未来,推动“山西氢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本报记者晋帅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