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山西日报

人间温情此中看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11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评石国平小说《大珠小珠落玉盘》

  读石国平发表在《山西文学》第8期上的短篇小说《大珠小珠落玉盘》,被作者简洁文字构建的小说场景、新颖别致的文学表达,极具感染力的文学氛围所吸引。
  小说开篇对杨玉珠的“轮椅”(老旧扶椅)的简洁勾勒,是人物生存境遇的一种具象化呈现。这一把特殊“轮椅”,不仅是物理道具,更可视为人物命运的隐喻——行将散架的状态,暗示杨玉珠正处于生活、精神的飘摇边缘。在人物出场前,借由环境化道具埋设人物底色,为人物性格、故事发展预留张力,可谓是以小见大、以物衬人的经典之作。作者在小说中持续深挖人物心理、行为逻辑,塑造出立体鲜活、承载人性意蕴的人物形象。
  小说以杨玉珠脑梗展开,穿插不同的叙述,在时空交错中,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单调,让小说充满了叙事的张力。小说中人物关系复杂而微妙:王永辉和杨玉珠是夫妻关系,他们曾有过甜蜜的过往,二十多年前两人谈情说爱时,杨玉珠对王永辉削苹果皮的娴熟技艺赞不绝口,如今杨玉珠偏瘫,王永辉同样一个动作却隐含着夫妻之间感情的微妙变化。
  燕姑娘是王永辉承包工程时相遇的女孩,王永辉在心里时不时与自己的老婆相比照。在送醉酒的燕姑娘回家路上,王永辉感受到她热气腾腾的体温给自己带来的情感冲击。杨玉珠凭借女性的直觉,怀疑王永辉与燕姑娘有不正当关系,这也是她到工队帮厨的原因之一。小说展现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复杂的情感世界。通过今昔对比,如杨玉珠过去的精干与现在的生活不能自理,王永辉过去为杨玉珠削苹果皮时的洒脱与现在的身心疲惫,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小说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极为深刻,如王永辉对燕姑娘的特殊情感以及照料妻子时的复杂心理,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的真实性和情感的复杂性。小说细致入微的描写,令杨玉珠与王永辉这对夫妻形象呼之欲出。杨玉珠因病陷入困局,从她断药出事、吃药咳嗽等细节,显出她的脆弱与无助;王永辉则通过讲述病情时的苦笑、抽烟等细节,将其内心的无助、隐忍等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对燕姑娘“明眸大眼,双眼皮”“见识多,眼界宽”的细节描写,与生病后的杨玉珠形成鲜明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从人物与情节来看,石国平善于叙事,巧妙地将现实与回忆交织互现。现实中王永辉照顾患病的杨玉珠,静谧又压抑的氛围中,穿插着王永辉对往昔的回忆,无论是削苹果的甜蜜过往,还是燕姑娘出现后如石投水的情感波动,都让故事情节在平淡中增添了起伏,制造出一种若有若无的张力,引发读者对人物情感与命运走向的好奇。
  晋东南这片土地是作者创作的源头活水。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可以明显捕捉到晋东南地域文化的影子。当王永辉要工程款无果绝望地骑在自己修盖的没封顶的楼房外墙上要跳楼时,杨玉珠对王永辉的劝说,就非常具有地域性语言色彩:“杨玉珠站在一群看热闹的人中间,一边抹泪,一边数落。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一开始,就劝过你,可你偏不听,让韩老四给你灌了迷魂汤。现在韩老四被抓了,你惹下一屁股饥荒,却要跳楼。你死了,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呀!呜呜呜,你想过我和孩子么,大良正要高考呢。你掏心窝想一想,你死得起吗!”这一段文字不仅增强了小说的地域色彩,也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晋东南的语言魅力。
  生动的文字,让小说中的生活场景顿时鲜活起来,也使读者有了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小说中的环境主要是乡村环境,如“那些依然滞留在村里的人,似乎就像是在避嫌一样沉寂着,只有当偶尔有人出现在空荡荡的街巷时,才会突然传出几声零星的狗吠声”,烘托出一种寂静、沉闷的现实氛围,也暗示了王永辉和杨玉珠生活的孤寂无助感。比如,对屋内的环境描写,如“一缕阳光从开着的一扇玻璃窗折射进来。午后的阳光似乎有些毒烈,也有些刺眼。王永辉伸手拉了一下窗帘,窗帘发出嗞的一声响,窗帘被扯破了”。通过对阳光、窗帘等细节的描写,烘托出一种陈旧、无奈的生活氛围。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人性的复杂与美好。作者用文学语言构建起一个鲜活的世界,以对人性温暖善良的呈现,给予读者心灵的慰藉和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在当下文学创作中,这样深入生活、扎根生活、关注人性的作品,无疑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珍视。

杨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