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西小区19号楼一居民家中因下水管道严重堵塞,导致污水外溢,严重影响了该住户的正常生活起居。”
“苹果园小区2号楼的自来水管破裂喷水,墙面因被水淹,出现开裂倾斜现象。”
“育馨园小区突然停电停水。”
翻开阳泉矿区平潭街街道工作人员的“民情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从管道维修到路灯不亮,从邻里纠纷到社区绿化,每一页都写满民生关切。
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民情笔记本”绝非简单的记事本,而是干群“连心桥”。矿区平潭街街道创新构建“四位一体”民情收集机制:纪工委“一个本”记录核心诉求,分管领导“一本账”细化责任,群众廉情观察员“一面旗”延伸触角,网格动态“一张表”统筹调度。这套机制实现了问题全程跟踪,更凝聚起上下合力,让服务承诺化作民生实效。
为民服务,需要再上前一步。街道干部带着“民情笔记本”走街串巷:协调物业升级门禁、移植绿植解决车库阴湿、为老旧小区争取加装电梯调研机会,还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健康服务,实现“零距离”帮扶。
不仅如此,平潭街街道充分激活社区“毛细血管”,组建了一支特殊的“廉情观察员”队伍——以快递员、老商户、退休老人等为骨干,将日常生活场景变为民情收集点,化身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主动挖掘民生难题与作风线索。
发现问题更要解决问题。平潭街街道推行“每周网格动态汇总”机制:班子成员与村社“两委”全员包联网格,入群听需;整合12345热线、“随手拍”等渠道,分类建账;明确责任人与时限,形成“线上收—线下办—反馈结”闭环;动态销号、每周通报,推动“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截至9月中旬,已办结近600件群众诉求。
如今,“民情笔记本”里的每笔记录,都成为了“马上就办”的担当,诠释着“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份基层治理的温度,正持续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苏晓晨 吕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