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山西如何依托数字化技术,让古建焕新焕“活”?
千百年很远,但在山西抬头便能望见。
金秋时节,三晋大地的古建筑内外游人如织。在这里,2.8万余处古建筑像璀璨的珍珠点缀着表里山河,被誉为没有围墙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
木结构建筑
上起唐朝,下至清代,品类齐全,构成了我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标本体系,特别是元代及以前的木构建筑占全国同类建筑的80%以上。
古代戏台
山西保存有古代戏台2800余座,数量居全国之冠,其中1座金代戏台,8座元代戏台为全国仅存。
壁画及彩塑
山西现存壁画面积5万余平方米,从唐至清彩塑1.2万余尊,这些艺术珍品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要地位。
长城
山西是我国保存长城朝代时间跨度最大的省份,涉及战国、汉、东魏、北齐、隋、宋、元、明、清9个朝代。
多年来,山西依托于数字化、智能化,在文物古建数字化保护、活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目前已完成1500余座古建、 1100余尊彩塑、 13800余平方米壁画及8700余件馆藏珍贵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初步建立了重点文物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在这里,中华文明正在续写数字时代的“永生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