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促进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近日,《关于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的指导意见》印发,明确提出以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牵引,广泛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劳动者提技增收,促进就业供需匹配,更好推动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今年以来,我省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开展“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模式,出台实施《山西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举措》等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持续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精准锚定需求导向。新行业、新业态蓬勃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应与产业、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一方面,要围绕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劳动者就业意愿,“量体裁衣”确定培训项目、培训内容等,做到精准有效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另一方面,要根据产业结构、劳动力资源等状况,合理确定培训项目,提升培训针对性、有效性。通过政策支持、服务保障等多种手段,为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提供支撑。
发挥品牌培训效能。一门手艺带富一个家庭,一个品牌带活一域就业。打造叫得响的劳务品牌可以促进劳动者从“零散务工”到“品牌就业”,从“体力输出”到“技能增收”。各地应充分发挥劳务品牌带动就业作用,持续提升劳动者就业质量。以临汾市为例,目前已打造出“襄汾烧饼”等4个省级劳务品牌和“晋南钢铁工”等12个市级劳务品牌,构建起“省级引领+市级支撑”的立体化劳务品牌体系,有力带动更多劳动者在就业创业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统筹协调多元协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政府相关部门需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企业作为培训主体,应积极开展多层次、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依托自身实践教学资源和校企合作关系,促进产业链与教育链深度融合,形成“产业出题、校企共答、人才出效”的良性循环。
以培训提升技能、用技能赢得未来。让学习技能、尊重技能、崇尚技能蔚然成风,照亮劳动者的美好前程,催生更多高素质的能工巧匠,以人才强引擎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孙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