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假期,不仅能在城市的各大商圈逛吃,还能约上三五好友到城郊,来一场“微度假”。9月14日,记者在太原植物园看到,园内风景优美的好问湖畔,人们三五成群,支起帐篷,露营野餐,赏花观景,戏水听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家人、好友共享美好时光。
近几年,徜徉于大自然的露营活动,已成为市民们的休闲方式之一。
“我从2022年开始经营露营基地,将一个农家乐场地改造成集露营、烧烤、采摘为一体的体验区,颇受人们欢迎。今年我们基地增加了采摘大棚、动物园、亲子游乐区,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为游客提供多元的休闲项目。”太原尖草坪区经营露营基地的“90后”小伙张立阳告诉记者。今年,他还计划在冬季购置取暖设施和房车,减少露营生意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同时,通过设立露营餐厅、酒吧等,“引得来、留得住”客人。
记者走访发现,针对时下年轻人热衷露营的玩法体验,许多露营地推出了露营+赏花、露营+剧本杀、露营+现场音乐、露营+围炉煮茶等项目。在太原尖草坪区和晋源区一些专业的露营地,提供帐篷租赁和烧烤等餐饮服务的同时,不少还有露天电影放映、点篝火、歌手驻唱等露营氛围服务。
9月中旬傍晚时分,运城永济市尧王台雲尚民宿的悬崖餐厅亮起点点暖光,游客们坐在悬空露台上,俯瞰着伍姓湖的粼粼波光,等待着一场星空下的烧烤盛宴。
“第一次坐在悬崖边吃饭,抬头是满天星斗,远处是万家灯火。餐厅烤架上的食材在耳边滋滋作响,驻唱歌手的吉他声在山谷间回荡,这种体验感真是太独特了。”来自陕西西安的游客李想放下手中的烧烤签,用手机记录下这美好时光。
随着“露营热”的逐渐兴起,尧王台景区在星空烧烤趴的基础上构建多样化场景,推出崖畔音乐会,流行热曲、经典老歌轮番上演。音乐会结束后,惊险的吐火表演、神奇的川剧变脸让现场气氛变得更为热烈,丰富的活动内容让露营体验从单纯的住宿延伸到全方位的休闲娱乐。
这些天,长治市潞城区潞华街道瓦窑头社区的东南方四大队露营基地热闹非凡,前来游玩、烧烤的游客络绎不绝,通过简约现代的露营方式,感受着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放眼望去,该基地数十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露营帐篷和天幕,错落有致地搭建在草地上。当星河灿烂时,营地变得热闹起来,在天幕下,与家人朋友共享美好时光。四大队露营基地自今年开营以来,这样的场景每日可见。
“传统的露营,心里装得下‘诗和远方’,却装不下一整套露营装备。而瓦窑头社区打造的这种比传统露营更精致、更城市化的露营方式,弥补了传统露营的短板,帐篷、露营灯、锅炉等露营工具一应俱全,游客轻装上阵即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露营,收获露营带来的快乐。”该露营基地运营负责人赵波介绍,之后还将打造全能越野卡丁车、攀岩、花海观赏等更多项目,力求将村庄打造成一处集生态旅游和露营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让乡村更“City”。
露营经济热的同时也带火了露营装备。记者在太原的一些超市发现,露营用品设置了专门的区域,速开帐篷、折叠凳、户外水壶等露营设备琳琅满目;烤串、三明治、速食火锅等烧烤和即食食品一应俱全,方便消费者一站式购买。
记者在淘宝搜索露营装备后,帐篷、折叠椅、吊床、露营灯等产品马上映入眼帘,每件单品的销量多则几十万件,少则上千件。户外分类里的单品销量榜第2名是一款户外露营烤炉,下单量达20万+。露营经济对线上消费的贡献可见一斑。
业内人士李峰表示,发展露营经济,经营者要创新模式,开发多元化消费场景,打破淡旺季界限,实现全年运营;升级露营体验,不断推出新颖、有趣的活动,吸引更多人群参与;打造品牌IP,并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推广,培养消费者跨季消费习惯。
本报记者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