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河流综合治理持续发力做活“水文章”
金秋时节,漫步于平顺县河道之畔,目之所及,景致秀美如画。市民悠然徜徉其中,不禁为平顺县河道综合治理带来的美丽蝶变而赞叹不已。
近年来,平顺县全面开展河长制工作,加快推动河长制由“有名有责”向“有能有效”转变,在河流综合治理上持续发力,因地制宜做好、做活“水文章”,倾力打造健康河流、美丽河流、幸福河流,全县河流生态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平顺县,浊漳河阳高乡阳高段如今景色如画,让人流连忘返。提及这条河的变化,村民张群生打开了话匣子,满是感慨:“以前可没想到能有现在这样的好光景,如今河水清澈见底,周边环境美不胜收。平日里没啥事,我就爱来河边走走,吹吹风,那感觉甭提多舒坦了!”
浊漳河阳高乡阳高段的变化,得益于河长制的实施以及深入开展河道综合治理。“随着‘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工作推进,我们对河面源污染、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开展治理,河流水质不断优化。”长治市生态环境局平顺分局局长王永胜表示。
平顺县面对侵占河道、防洪隐患、水体污染等问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全县河流面貌明显改善,河流生态功能持续恢复。同时,出台《关于持续强化河湖长制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的决定》,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自去年以来,平顺县共清理整治河道“四乱”问题102处,其中浊漳河干流共清理整治38处。
治理水污染的源头是有效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关键之举,如此方能让水生态重焕生机。平顺县水利局牵头,开展河湖遥感图斑问题核查确认,全面整治河湖库管理范围内违法违规问题。县生态环境、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分工牵头,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同时,通过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强化工业园区水污染问题排查整治、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持续开展船舶码头污染防治等措施,构建水污染防治体系,维护河流健康生命。
在积极推进河流综合治理的进程中,为进一步提升河流生态环境质量,平顺县还开展了河道改造防护工程。通过科学规划与精心施工,让河道面貌焕然一新,不仅增强了河道的防洪抗灾能力,更为周边居民营造了更加安全、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位于浊漳河谷中段的北耽车村工程建设正酣。去年8月份,平顺县正式开工浊漳河堤防工程、主槽防护工程、滩槽整治工程及入河口改造防护工程。项目涉及北耽车乡、阳高乡和石城镇3个乡镇20个村庄,惠及2万余人、耕地2.5万亩。
河道综合治理绝非一蹴而就,要收获显著成效,常态化管理是关键所在。平顺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担任县级总河长的县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县、乡、村河长183名和村级护河员155名,管护范围覆盖全县151个行政村、9条主要河流、重要水源地、山洪沟、乡村级河道、农村供水工程,实行动态监测,实现一张图管理,不断提升河湖管护智慧化水平,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以“河长制”促“河长治”。
做优“水环境”,打好“生态牌”。平顺县将围绕做好治水、兴水大文章,坚持“四水四定”,持续推进大水网建设,切实把水瓶颈变成水支撑;积极推动北部河谷引水续建延伸、安乐提水改造,实施战备渠新增恢复灌溉面积工程,健全完善农村饮水专业化管护机制,加强智慧水务建设,切实为全县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文化旅游提供坚实用水保障;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快平顺河、虹霓河河道治理,推进浊漳河干流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建设百里浊漳河秀美风光,为全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平顺力量。
李全宏 管保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