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交付量同比增长20%,按时交付率达100%,有效满足市场订单需求。这是今年截至8月底,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柴公司)实现质量与效率双提升交出的亮眼答卷,也是企业以党建引领助力技术和工艺优化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山柴公司探索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互融互促,聚焦良品率提升,加大生产过程中的难点、窄口突破,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推动技术革新,下大力气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咚咚!”一阵沉重发闷的敲击声划破了山柴公司柴油机台架试验车间的宁静。前不久,一台正进行可靠性测试的新型柴油机突然停机,技术人员紧急拆解后发现,曲轴砸瓦故障,这一令人头疼的问题不禁让大家皱起了眉头。
“立刻组织全面排查!”经过连续数日的数据分析和失效模式研判,一个令人揪心的结果摆在了面前:该型柴油机曲轴综合良品率仅为36%左右,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当前生产任务的按期交付,更关乎公司的市场信誉。
之前,技术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未达预期。客户催货急,公司发展等不起,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为此,公司党委高度重视,牵头组织成立党员突击队,由总经理助理李二红揭榜挂帅。
“关键时刻,党员必须冲在最前面,全力以赴攻克这个难关。”回忆当时的情景,李二红说。就这样,党员突击队的旗帜迅速在山柴公司技术攻坚前线飘扬起来。这支以工艺中心、热处理厂等部门的技术骨干为主力的党员突击队,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又有敢闯敢拼的“新生代”,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攻坚梯队,第一时间向着提升曲轴良品率这一目标发起了冲锋。
“曲轴是柴油机的‘心脏’,良品率上不去,一切都无从谈起。党委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是信任,更是考验。”突击队的杨志强说。在首次攻坚会议上,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数据和图表。一沓沓厚厚的历史工艺记录被翻开,一份份材料、检测报告被查看,突击队员的办公室常常彻夜通明。
经过系统梳理和实验对比,团队最终锁定氮化炉中氮势控制不稳定和原氮化工艺是影响曲轴氮化层疏松等级不满足验收技术条件的关键因素。随后,突击队充分借鉴2024年曲轴氮化变形控制经验,从方案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质量可控性等多方面制定了“排查—优化—验证”三步走攻关方案,确保曲轴氮化试验迭代验证顺利推进。
方案确定后,突击队迅速投入到攻坚当中。在队长的带领下,团队不断探索、不断尝试,仔细调整工艺参数及工艺方案。“当时,团队成员根据自身特长,明确分工、相互配合,热处理厂同志负责曲轴氮化试验,工艺中心同志负责收集资料,跟踪试验过程,整理试验结果等,将‘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贯彻在实处。”突击队的王玉军说。
经过一系列试验,工艺优化取得显著的效果,曲轴良品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李二红表示,困难面前有党员,党员面前无困难。本次攻坚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仅提升了良品率,形成了新的工艺规范,更锻炼出一批“冲锋在前不畏难”的技术骨干,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本报记者郭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