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灵丘县北洋小学的学生们赴乔沟抗战遗址探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在灵丘县八路军359旅旅部石矾旧址纪念馆前,村民范跃进(左)、范启明正在擦拭“史书”。
在八路军115师机要处旧址,村民们正在用情景剧的形式还原平型关大捷胜利的消息从这里发出的场景。
灵丘县学生及干部、群众赴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缅怀英烈,致敬英雄。
灵丘县上寨镇干部群众来到灵丘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感受星火燎原的革命精神。
灵丘县北洋小学学生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重温这次战役的重大意义。
灵丘县医务人员在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灵丘县中小学开展阅读抗战图书活动,让红色基因扎根校园。
在灵丘县刘庄“三一”惨案纪念馆,当地党员干部向遇难同胞献花,寄托哀思。
8月20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灵丘县北洋小学的学生来到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缅怀那段光辉岁月。
抗日战争期间,灵丘县青年踊跃奔赴战场,当地群众为前线送去粮食2000余万公斤、饲草近35万公斤,做军鞋17万双,为战争提供后勤保障。灵丘县还是晋察冀边区最早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级抗日政权、群众抗日武装和最早获得全境解放的县份之一,是雁北地区党政军领导机关的诞生地和长期驻地。
如今,灵丘县依托丰富的红色遗址,建起了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平型关大捷景区,让人们能够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依托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在杨庄村沿线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氛围,深度挖掘和利用“白求恩”红色文化资源。此外,还推动了晋察冀边区(灵丘县)红色旅游项目,将灵丘打造成为红色旅游目的地。
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灵丘县构建了“全景式”教育矩阵,将分散的红色资源“串珠成链”,创建沉浸式红色教育阵地集群。对平型关战役遗址、359旅旅部旧址等革命遗址进行数字化升级,通过V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增设互动式展馆,规划特色研学路线,组建专业讲解团队,开发“行走的党课”特色课程。同时,设计了涵盖历史解读、精神传承、实践启示等多维度的课程模块,设置“平型关战斗解读”“白求恩精神实践”等现场教学板块,推动红色教育从“单向灌输”向“多维体验”转变。
精神铸就振兴路。灵丘县,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目前正以崭新的姿态,依托红色遗址,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本版文字:刘通
本版摄影:刘通 王中勋 张占兵 马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