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山西日报

“道岔”能防水 变轨更可靠

日期:09-18
字号:
版面:第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 转辙机生产车间。本报通讯员摄

  •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   讲述人
      太原国铁京丰装备技术公司转辙机研发组成员 苏程兴
      转辙机就是我们常说的铁路“道岔”,是列车变轨的主要装置。离开它,列车就没法走上“正轨”,要么撞车,要么南辕北辙。
      但转辙机要就地安装,防水是个大问题。尤其在那些多雨潮湿的地方,普通转辙机经常因电器元件短路、零部件生锈等,导致故障频发,拖累行车效率。更严重的是,暴雨过后,被水浸泡的转辙机往往完全无法使用,只能整体更换设备,维修成本高,还十分耗时。
      2018年,我们研发团队瞄准这一行业痛点,确立了“抗雨水、耐潮湿、高可靠”研发目标,并最终锁定“密封性”与“稳定性”两大核心突破方向。
      在密封性上,我们借鉴“光滑圆柱体更易贴合密封”原理,将转辙机动作杆、锁闭杆全部改为精密圆柱形结构,大幅减少接口缝隙,再搭配可靠的密封方式,使整机防水等级达到IP68(防尘防水等级标准的较强级别)。即便遭遇暴雨或短时浸泡,内部上千个零部件也能安全无损。
      在稳定性上,我们摒弃传统接点座拼接的组装方式,创新设计出整体式接点座结构。通过整体锻造、一体加工的工艺,有效优化了轴类零件的受力情况,显著提升设备在长期频繁动作中的可靠性,让转辙机的机械性能更扎实。
      2021年,我们研发的ZY(J)7(M)密封型电液转辙机,成功通过国家铁路总公司技术评审与CRCC认证,获准上道使用。如今,该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太原、广州等多个铁路局。即便在南方多雨区域,也能持续稳定运行,成为铁路运行中可靠的“防水卫士”。截至目前,产品销售收入已过亿元。
      从图纸绘制到产品试验,从实验室论证到现场试用——铁路安全无小事,未来,我们将继续向智能化、模块化方向深耕。

    本报记者张毅 实习生秦一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