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三晋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机融合
日期:09-16
霍梦园
三晋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三晋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山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系统推进教学方式创新、师资素养提升、课程体系构建及机制保障完善等方面,实现三晋优秀传统文化与山西高校思政课的有机融合。
山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富矿”。千百年来,生活在三晋大地上的人民在这巍巍太行与浩浩黄河的孕育中,在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这两大因素的交流与碰撞中,形成一个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氛围。新时代,深度挖掘传承三晋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将其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将三晋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山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的必然要求。为深度拓展思政课的教学资源,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三晋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需系统推进教学方式创新、师资素养提升、课程体系构建及机制保障完善等方面,实现其与山西高校思政课的有机融合。
创新教学方式,实现多元化沉浸式互动。三晋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山西高校思政课,将其中蕴含的务实创新、兼容并包的处世精神以及信义忠勇、吃苦耐劳的德治精神等渗透到大学生的思维意识中,需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精心制作展现三晋历史文化古迹、名人故事、传统习俗等内涵的教学视频、动画短片,以直观、生动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文化感知力。例如,在介绍云冈石窟时,可通过展示云冈石窟的石碑刻题记、造像样式等方面,呈现其发展历程与艺术价值。学校要鼓励思政课教师依托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推送三晋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要点、精选案例、学生优秀作品(如短视频、漫画、文章等),并策划线上竞赛、展览等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营造积极互动的网络文化氛围。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三晋文化博物馆、遗址遗迹,开展文化调研及非遗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刻感悟三晋优秀传统文化如务实创新、兼容并包、信义忠勇、吃苦耐劳等精神的魅力,切实提升教学参与度与实效性,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强化师资培养,筑牢文化素养与教学根基。三晋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关键。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思政课教师要着力提升自身的三晋文化素养与教学融合能力。高校要引导教师通过系统查阅文献、研读典籍、参观展馆、参与学术研讨等途径,深度挖掘三晋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精准把握其与思政课各章节内容的契合点和融入点,为三晋优秀传统文化精准融入奠定学理基础。常态化组织集体备课与教研活动,聚焦三晋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的有效融入策略。支持教师跨校、跨省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拓宽文化视野、提升教学深度。定期邀请三晋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入校举办讲座、开展专题培训,为思政课教师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平台,深化其对三晋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驾驭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开展融合教学。
构建课程体系,实现系统化深度融合。三晋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需加强顶层设计,建设系统化、结构化的课程融合体系。组织思政课教师与三晋文化专家协同攻关,编写专门教材(或教学指南),系统梳理整合三晋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思政课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的核心内容如三晋爱国主义精神、传统道德精华、社会治理智慧等,并将其科学、有机地融入现有教材体系,提供权威教学依据。围绕三晋历史文物古迹、晋商文化、红色文化等主题,精心设计与开发系列专题课程。深入阐释三晋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结合思政课教学要求进行透彻分析,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三晋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内在统一性。将三晋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设计如“三晋文化田野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等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提升认识,增强思政课的育人实效。
完善保障机制,营造长效融合发展生态。三晋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供坚实支撑。高校应设立专项基金,制定明确标准,对在工作中成效显著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发放奖金、职称晋升优先等,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将三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内容纳入教师培训体系,邀请专家开展专项培训。同时,积极为教师解决融合教学中的实际困难,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如参考资料、实践基地、技术支持等,促进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持续创新。构建科学的教学融合质量评价体系,将三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效果(涵盖内容挖掘、方法运用、学生参与、成果产出等多维度)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教师教学评价,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与反馈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构建高效能的制度保障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实现三晋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机融合,要以点带面,汇聚磅礴之力,统筹推进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形成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山西各高校及相关部门应坚守育人初心,遵循思政教育规律,着力提升教师素养与教学质量,持续探索融合的内容与方法创新。通过引导学生传承优秀文化基因,有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