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当战旗方队浩荡而来,端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忍不住热泪盈眶。80面接受检阅的战旗中,有20多面与山西有关,而我的父亲就是从太行山走出的革命战士,也曾在波澜壮阔的抗战史诗中写下属于自己的诗行。
我的父亲叫韩丽生,1915年出生在榆社县郝壁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5年加入共青团,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他曾在晋冀鲁豫边区公安总局任秘书、处长。1953年任中央公安部劳改局副局长,后又担任宁夏、甘肃公安厅副厅长。1978年,父亲任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党委书记,直至离休。
我记得小时候,我们兄妹常围坐在父亲身边,听他讲战争年代的故事。1938年,父亲曾担任“牺盟会”特派员,广泛发动民众开展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父亲当选晋东地区党代表,参加了中共晋东地区第一次党代会。回忆这段历史时,他总是情不自禁地唱起当年的会歌。他说:“我们唱的这首歌表现的是不怕牺牲、勇敢战斗的精神。”1940年,按照党组织的要求,父亲成为榆社县第一个公开身份的共产党员。因为常常走上街头,在民众面前宣传抗日主张,父亲遭到日本汉奸的追捕,他们重金悬赏父亲的头颅。但父亲毫不畏惧,凭着机智勇敢,并在老百姓的掩护下,一次次化险为夷。1940年8月,父亲率领榆社县抗日武装,参加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受到中共太行区党委和八路军总部的表彰。
特别惊心动魄的一件事发生在1942年深秋的一个傍晚。父亲骑着战马,身边跟着两位警卫员,进入榆社县城。日本人发现他们后,对他们进行围堵射击。父亲一行在激烈的枪林弹雨中,举枪策马、奋勇突围,终于成功闯出城门。出了城门后,父亲才发现自己的裤腿被子弹打了两个洞。这件事,在当地被传为佳话,更被老百姓演绎成“孤胆八路勇闯县城”的故事流传至今。
父亲一生努力为党工作,获得了很多荣誉: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他颁发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公安部向他颁发了“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奖章……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抗战的硝烟虽已随岁月飘散,但那段烽火岁月永远不会消失。继承父辈遗志,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要心怀家国,肩挑山河,以忠诚为笔,以担当为墨,绘就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辉煌篇章。
韩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