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山西日报

AI生成内容“持证上岗”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12版:网眼       上一篇    下一篇

  9月1日,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制定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正式实施,明确规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均须按规定进行标识,以亮明“身份”。新规落地之际,腾讯、抖音、微博、知乎等各大互联网平台迅速响应,相关用户协议已修改升级,将加强对AI生成内容的合规管理。
  “AI生成内容,一目了然!”9月7日,太原市民薛超在刷视频号时发现,多条短视频下面多出一行小字:“作者提示:内容为AI技术制作,虚构内容请谨慎甄别”。记者通过浏览多个平台的发布内容以及公告细则观察到,其普遍采取显式与隐式标识结合的方式,多数平台已给AI生成合成的内容打上显式标识,公告中也明确对AI生成元数据嵌入“隐式标识”,加强对AI生成内容的可识别性与可追溯性管理。
  所谓显式标识是指在生成合成内容或者交互场景界面中添加的,以文字、声音、图形等方式呈现并可以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即明确“哪些内容是生成的”。隐式标识是指采取技术措施在生成合成内容文件数据中添加的,不易被用户明显感知到的标识,即明确“是谁生成的”和“由谁传播的”。例如,快手发布公告称会在平台AI生成的内容中添加“AI生成”显式标识,以及嵌入文件元数据中的隐式标识,此外在发布或传播明确由AI生成的内容或被平台检测为疑似AI的内容时,会在内容周边进行显著提示;商汤科技亦承诺在其生成内容的显著位置标注“AI生成”提示,并在文件元数据中写入隐式标识。抖音则于9月1日上线AI内容标识和元数据读写功能,要求创作者自主声明“内容由AI生成”,否则平台将添加“疑似使用AI生成技术,请谨慎甄别”的提示。知乎和微博也分别通过提供声明路径、开通投诉分类等方式,引导用户履行标识义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认为,《标识办法》首创“显式+隐式”双标识体系,文字水印、语音提示等显式标识可以直接提示用户辨别内容的真实性,降低了误导风险;元数据、数字水印等隐式标识,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内容溯源,为监管部门提供取证依据。二者结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事前警示+事后追责的全链条治理。
  平台企业推出标识功能及发布公告,仅是合规的第一步。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律师朱琴认为,自《标识办法》3月印发以来,企业已陆续启动合规评估和系统建设,而当前公告更多是履行文本合规义务,真正的挑战在于持续落实标识核验、内容筛查和违规处理等运营责任。AI内容生成环节多、主体复杂,平台需建立高效审核与申诉机制,加强对AI生成内容的合规管理,同时避免“误判”损害创作者权益,维护内容生态健康。
  对用户而言,《标识办法》明确发布AI生成内容应当主动标识,不得恶意删除、篡改、伪造或隐匿标识。朱琴表示,用户使用AI生成内容并进行发布时,应主动履行标识义务。若AI生成的虚假内容存在侮辱、诽谤、诋毁他人等违法情形,不仅可能构成民事侵权,甚至需承担刑事责任。《标识办法》为人工智能规范化发展划出清晰赛道,平台、用户等需多方合力,同频共振,形成技术+制度+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本报记者刘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