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山西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在太原成立,作为省内首个聚集高校、党校、研究机构、图书档案、纪念场馆和民间收藏等专家学者组成的红色文化研究平台,旨在进一步挖掘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弘扬革命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山西是著名革命老区,也是红色文化资源的富集地。目前,全省红色文化遗址有3400余处,其中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150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2767件(套),26处纪念设施被列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是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革命老区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宝贵资源。
近年来,《山西省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条例》《山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法规陆续出台,不断取得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新成效新进步。同时也要看到,还存在保护跟不上、表现简单化、特色不突出、一些红色历史内涵深度挖掘不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责任到人、动态监测”的全链条管理制度,加大专项资金投入与监管,加快构建覆盖全省的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档案体系。尤其要重视对散落乡野的无名遗址的寻访与保护,切实守护好那些不可再生的历史见证。
保护修缮是基础,活化利用是关键。要紧跟时代步伐,用好VR、AR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互动式体验项目,让红色故事可感、可知、可参与,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主动走近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如百团大战纪念馆特别增加了VR展馆和红色基因库在线互动体验项目,游客只需扫码,便能穿越回1940年的烽火战场,感受革命先辈的英雄气概,文创与科技的结合让革命故事变得更加生动鲜活。
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要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教育等深度融合,打造“红色+生态”“红色+民俗”“红色+研学”等发展新模式。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红色文创、红色演艺等新业态,让红色文化资源真正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山西的宝贵财富,用以铭记历史、以史铸魂,启迪当下、开创未来。充分挖掘和利用我省红色文化资源,让伟大抗战精神在三晋大地薪火相传,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发展活力。
贾洁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