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山西日报

智汇忻州 ,赋能未来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08版:聚焦·忻州       上一篇    下一篇

专家人才夏令营擘画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 “忻州数字流量谷”场馆一角。

  • 参会专家、企业家们实地参观。

  •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以《健康地学与温泉康养产业发展》为题,系统阐述了温泉的成因机制、历史应用及健康效应等内容。

  •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红普以《能源转型期我国煤炭开发与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为题,在集中开营仪式上作主旨演讲。

  •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右)在五台云海镁业年产1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及深加工项目(二期工程)现场“把脉开方”。

  • “智汇山西”忻州站专家人才夏令营集中开营仪式现场。

  •   夏日的忻州,草木葱茏,生机盎然。7月15日至8月30日,一场以“才聚忻州 智启未来”为主题的“智汇山西”专家人才夏令营活动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举行。47天时间里,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及国内顶尖高校的院士、专家教授齐聚一堂,深入产业一线,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调研、研讨和签约活动,一场场思想盛宴、一次次精准对接、一个个项目落地,共同勾勒出“人才引领、创新驱动、产业跃升”的忻州新图景。
      “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夏令营,而是一场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忻州市委人才办负责人介绍,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省市战略部署,将忻州打造成“高端人才蓄水池”和“科技成果转化地”。
      这是一次“营”造未来的总动员。活动设置“1+5+N”框架——1场开营仪式、5大主题模块、N个特色场景,通过“把脉问诊”“面对面”“项目签约”“专项考察调研”“特色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为专家教授、高校院所、企业、政府搭建协同联动平台,让需求侧与供给侧零距离握手。

    开营之晨 思想盛宴点燃“忻州热度”

      8月12日上午,泛华酒店腾翔厅座无虚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红普以《能源转型期我国煤炭开发与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为题,详细阐述我国煤炭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和布局、煤炭开采与利用技术现状等内容,并结合忻州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从专业视角提出前瞻性的理念观点和符合忻州实际的方法路径。
      随后,忻州市科技局发布7项“揭榜挂帅”项目,涵盖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包括法兰锻造技术升级、有色金属合金材料研发等关键技术需求,面向有关高校和科研团队“张榜求贤”。榜单发布以来,上海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西南大学等多所高校电话垂询,太原理工大学申报意向明确,正在积极对接中。
      7月15日至8月27日,徐明岗、傅伯杰、潘复生、王焰新四位院士分别带队,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地热水井,为忻州经济“体检”“开方”。
      ——在忻州市“科创驿站”科技示范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明岗一行实地参观中国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科技小院、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土壤改良与高效施肥工程技术中心等入驻科创平台,针对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土壤改良技术实际应用效果、功能食品研发市场对接情况等进行答疑解惑,为“科创驿站”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在偏关县万家寨黄河岸边,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一行踩着淤泥勘察,提出联合黄河实验室在老牛湾落地科创小院设想,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五台云海镁业年产1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及深加工项目(二期工程)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详细了解项目规划、建设进展及核心技术优势,建议通过加强产业规划、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等手段将镁产业做大做强,为镁业发展指航定向。
      ——在奇村温泉井,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一行对温泉出水口所在位置的地质地貌、地热温泉的水质水温进行细致考察,给予更多科学指导,提供专业支持,帮助把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调查勘查好、保护维护好、开发利用好,为奇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努力实现合作共赢。
      8月18日下午,忻州“科创驿站”科技示范园,校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此次校企合作项目签约,旨在通过建立人才双轨制、推行项目清单化、探索市场反哺研发等机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专家教授与忻府区田晟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五台山天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18家龙头企业“抱团”签约,联合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助力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各高校科研团队与地方展开务实合作,充分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将专业力量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将论文写在忻州大地上”,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忻州农产品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忻州市政府将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在忻发展提供热情服务和全面保障,积极落实税收减免、用地保障、人才引进等各项支持政策,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过去是企业找技术、高校找项目,现在是政府搭台、专家教授坐镇,让技术长在产业链上。”专家教授一句话点破关键。

    头脑风暴 智囊团破题开方

      8月12日至29日,忻州密集开展7场专家人才面对面研讨会,通过会聚各行业的顶尖专家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忻州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与对策建议。
      ——降碳增智推动煤炭产业升级。在康红普院士主持的煤炭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开采专家座谈会上,太原科技大学校长梁卫国等专家与市县两级能源部门、50家煤炭相关企业负责人深度研讨。针对忻州煤炭工业现状,提出智能化开采技术应用、绿色矿山建设等系统性方案,推动传统能源产业向安全高效智能方向跃升。
      ——数智赋能把“算力”变成“生产力”。8月15日,数据流量谷里“大咖”云集。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系统中心刘坚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杜耘辰教授、太原理工大学陈永乐教授、太原科技大学张晓红教授、太原科技大学孙超利教授等专家人才围绕新能源产业升级、AI赋能传统产业等议题展开头脑风暴。专家们一致认为:忻州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优势显著,亟须通过“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开辟新赛道。
      ——农产品特色化到品牌市场化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功能食品开发研讨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张天柱教授提出“忻州农产品品牌建设需立足小杂粮等地域特色”,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功能食品研究院郭尚院长、动物科学学院张春香教授则从功能食品开发、羊产业增值等角度,为特色农产品打开高附加值通道。
      ——农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迸发新活力。8月25日“寻根甜糯·共兴五寨”山西五寨甜糯玉米乡村振兴寻根之旅活动正式启动。专家教授走进田间地头和生产车间,通过开展采摘和参观等活动,近距离了解五寨甜糯玉米“种植—加工—品控—溯源”全产业链优势,传递“自然熟、零添加”的产品理念,助力乡村振兴。
      ——数智新场景引领文旅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焰新在“忻向未来:文旅融合与数智创新”研讨会上,结合忻州温泉康养资源提出专业化建议,为文旅产业注入学术智慧。
      ——院士领衔攻坚玉米“芯片”。8月28日,第二十届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景瑞、万建民,中国科学院院士林鸿宣,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邓兴旺等众多权威专家,通过特邀报告与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深入推动我国玉米遗传育种领域的学术交流,集中攻坚玉米种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全面助力玉米种业振兴。
      ——以数字化锻造产业新未来。“精工锻链·智造未来”2025忻州定襄高端锻造产业链研讨会上,专家人才与高端锻造产业领域重点企业代表开展座谈交流,进一步夯实“平台筑基、智能提效、指数赋能、绿色协同”的特色发展之路,推动定襄县高端锻造产业向更高精度、更优性能及更广阔应用领域迈进。

    文化体验 让专家人才“留下来”

      “过去出差是‘工作+睡觉’,这次加了‘疗愈+文化’,让人舍不得走。”这是参加地域特色文化体验的专家教授的共同心声。
      夏令营活动期间,忻州特别设置地域特色文化体验板块,精心设计泉韵逸境、古建承辉、雄关梵影、地质探秘四条线路,专家人才可以领略佛光寺的古建筑艺术,五台山建筑群的佛教文化,雁门关的历史雄壮,万年冰洞的自然奇观,忻州古城的传统风貌。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为广大专家人才提供更多认识忻州的窗口、钟情忻州的机会、选择忻州的理由。
      此次“才聚忻州 智启未来”专家人才夏令营活动,规模大、层次高、内容实、效果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不仅是忻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人才工作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忻州篇章的生动实践。
      通过此次活动,忻州成功搭建了一个与顶尖专家人才对话交流、合作对接的高端平台。一是汇聚了高端智慧。多位院士和知名专家的真知灼见,为忻州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和理论依据。二是破解了技术难题。“揭榜挂帅”项目的发布和各类专题研讨的开展,直面产业发展瓶颈,寻求解决方案,促进了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三是促进了合作落地。校企合作项目的签约以及专家与企业间的深入交流,推动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展示了开放形象。活动向外界充分展示了忻州尊重知识、渴求人才、优化环境、推动发展的良好形象和开放姿态,增强了吸引集聚优秀人才的磁力。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推动发展的核心要素。本次专家人才夏令营的成功举办,犹如在忻州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上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汇聚的智慧火花、达成的合作共识、提出的路径方案,必将为忻州加快产业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澎湃的智力动能。展望未来,忻州将继续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聚天下英才,以更加开放务实的举措优化人才生态,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在忻州这片热土上充分涌流,共同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利强
    本版图片由忻州市委人才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