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山西日报

山西与抗战 大事记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06版:特别策划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   山西在抗日战争中处于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支点、打击日本侵略军的主战场之一,是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及八路军三大主力师所在地,是创建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发源地。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此进入全民族抗战阶段。从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山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配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和第一二九师,经过八年浴血奋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山西各抗日根据地歼灭了大量日、伪军。
      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山西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成千上万的青壮年涌入抗日部队,源源不断地补充了八路军的兵员,壮大了八路军的力量,同时各地的地方武装也得到迅猛发展,大批青壮年脱产参加了县、区基干队,不脱离生产的民兵更是普遍发展。八年间,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源源不断地供应了抗战所需要的粮食、被服及各种军需资材,担负了巨量的战勤任务,如抬担架、运物资、带路、送信、押送俘虏、打扫战场、抢救伤员、看护病员等工作。

    一九三七年

      7月下旬至8月上旬 刘少奇、朱瑞、彭真、杨尚昆等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人先后移驻太原。
      8月1日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成立。
      8月至9月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三大主力师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9月20日 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在太原成立。
      9月25日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灵丘县平型关设伏,歼敌1000余人。平型关战斗,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
      10月10日 成成中学师生抗日义勇队在太原南郊成立。
      10月13日 日军向忻口地区发起全线攻击,中国守军奋力抵抗,忻口战役正式打响。
      10月19日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七六九团夜袭代县阳明堡日军飞机场,毁伤敌机24架。
      10月底至11月初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一一五师在平定县七亘村、昔阳县东南黄崖底和广阳等地先后设伏,共歼灭日军2000余人,牵制了日军经娘子关西进。
      11月8日 太原失守。
      11月至12月 晋察冀军民粉碎日军八路围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粉碎日军六路围攻。

    一九三八年

      2月 八路军阻击日军进犯晋南地区。
      2月下旬至3月下旬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晋东南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三战三捷。
      3月14日至18日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发起午城、井沟战斗,粉碎日军西犯黄河河防的企图。
      3月底 晋西北抗日军民收复7座县城。
      4月16日 第一二九师主力在武乡县长乐村歼敌2200余人。到4月27日,晋东南军民彻底粉碎了日军的“九路围攻”,收复武乡等19座县城,为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6月中旬 白求恩率领的医疗队由延安来到晋察冀边区。
      7月6日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山西阳城町店地区截击日军。
      9月14日、17日、20日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汾离公路取得三战三捷。
      12月 根据中共中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八路军分别向冀中、冀南和山东进军,扩大根据地,开辟了广阔的华北敌后战场。

    一九三九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沁县创办。
      3月至6月 抗日根据地军民面对日军进犯,开展反“扫荡”斗争。
      7月至8月底 晋东南抗日军民粉碎日军第二次九路围攻。
      7月 八路军创建黄崖洞兵工厂。这是当时各根据地规模最大的一个军工厂。
      10月10日 中共中央以中共山西省委的名义,发布《关于坚持山西抗战克服危险倾向的宣言》,号召山西各界同胞、各党派先进人士开展反汉奸运动,巩固山西的抗日统一战线。
      12月8日至26日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发起邯长公路破击战。

    一九四○年

      2月 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作出决定,在晋西北开展献金、献粮、扩军、做军鞋动员工作。经过动员,全区共献金180多万元(法币),交纳救国粮10万石,制作军鞋12万双,参军人数1.5万余人。
      4月11日至26日 中共中央北方局在黎城县召开太行、太岳、冀南地区的高级干部会议,提出巩固与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党、建军、建政”三大任务。
      4月26日 李林(女)为掩护机关和群众转移,身陷重围,壮烈牺牲,年仅25岁。
      5月5日至7日 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发起白晋战役,粉碎了敌人的修路计划和分割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的企图。
      6月7日至7月6日 八路军第一二○师粉碎日军夏季“扫荡”。
      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 八路军总部在华北发动大规模对日军的进攻。陆续参战的部队达到105个团20余万人,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全民族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

    一九四一年

      1月26日 中共晋冀豫区党委、太行军区召开武装工作会议,强调完成建军任务。
      4月至5月 太行军民开展反“扫荡”斗争。
      8月13日至10月16日 晋察冀边区军民开展秋季反“扫荡”斗争。
      9月3日至12日 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配合晋察冀边区反“扫荡”斗争。
      10月6日至19日 太岳军区开展反“扫荡”斗争。
      11月9日至22日 日军奔袭八路军总部及水腰兵工厂所在地山西黎城北的黄崖洞。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和第一二九师4个团发起黄崖洞保卫战,歼敌1300余人,创造了中日战争中敌我伤亡对比的新纪录,即7∶1之比。

    一九四二年

      2月 山西各抗日根据地军民艰苦作战,粉碎日军春季“扫荡”。
      4月27日 中共太岳第二地委、第二军分区和赵城县委组织太岳军民抢运《赵城金藏》。
      5月至6月 日军对晋东南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夏季大“扫荡”。太行、太岳区在历时38天的反“扫荡”斗争中,毙伤敌军3000余人。在这次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兼总编何云壮烈牺牲。
      5月14日至19日 八路军晋西北军区部队在山西兴县田家会地区为歼灭日、伪军进行了激烈战斗,晋西北军民在反“扫荡”斗争中取得胜利。
      5月起 山西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反“蚕食”斗争。
      10月 日军侵占沁源后,沁源军民对日军实施了围困战。同时,八路军和游击队、民兵对日军展开了广泛的游击战。1945年4月11日,困守沁源的日军被迫撤离。历时两年半的围困战取得最终胜利。

    一九四三年

      5月 太行区军民开展五月反“扫荡”斗争,歼敌2000余人,日军被迫撤出根据地。
      6月至7月 山西抗日根据地动员军民,反对内战,保卫陕甘宁边区。
      9月3日至10月下旬 晋绥边区军民粉碎日军“反挤扫荡”,取得甄家庄歼灭战的胜利。
      10月 日军对太岳区实行“铁滚扫荡”。24日,太岳军区第十六团,在洪洞县韩略村临屯公路边伏击日军华北“战地观战团”,击毙日军旅团长以下180人,炸毁汽车13辆,创造了在敌占区伏击战的光辉范例。

    一九四四年

      1月1日 中共晋绥分局发出《关于拥政爱民和拥军运动的指示》。山西各抗日根据地在新年和春节之际,开展了一次群众性的拥政爱民和拥军优抗运动。
      1月至2月 山西各抗日根据地纷纷召开大生产动员大会,开展大生产运动。
      1月起 山西各根据地军民发动春季攻势,开始局部反攻。
      4月1日 八路军总部在左权县麻田镇颁布《总部伙食单位生产节约方案》。
      5月至7月 山西根据地军民发动夏季攻势,持续局部反攻。
      8月 山西根据地军民开始秋季攻势。
      8月30日至10月2日 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参观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本年 山西抗日根据地的大生产运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一九四五年

      从本年春开始 山西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先后掀起对日、伪军的春、夏季攻势作战并发展为局部反攻,收复日、伪军占据的大量据点。
      6月5日 马烽、西戎创作的《吕梁英雄传》在《晋绥大众报》连载。《吕梁英雄传》是反映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战争的代表作,在国内外广大读者中流传很广。
      8月11日 山西各根据地分别发起全面反攻,向周围日、伪军发出最后通牒,限期投降。
      8月15日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 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文字由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山西省地方志研究院)提供
    本报记者要佳 陈俊琦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