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山西日报

黄河与秦岭的山水交响

日期:08-29
字号:
版面:第11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读《大美 秦岭演艺文化》之畅想

  从山西太原乘车到陕西西安,要渡过黄河,翻越秦岭,一路尽览北方三晋与三秦的风光。在高铁舒适的车厢里,沐浴着明丽阳光,我又一次翻开西安翻译学院李强教授寄来的学术专著——厚重而大气的《大美:秦岭演艺文化》。读到《秦岭、黄河与长江的交响大合唱》一章时,那些黄河两岸自古流传的“秦晋之好”的动人故事,便自然而然地在脑海中铺展开来。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河套地区东流至内蒙古准格尔后,过山西杀虎口便一路南下,紧贴着秦晋两省奔涌,直到风陵渡。在这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自然景观,恰似一部流动的史书,不断书写着山西与陕西友好文化交流的篇章。
  要说两省共有的黄河胜景,山西吉县与陕西宜川县之间的壶口瀑布当属翘楚,名扬中外。当年,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与光未然携手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将秦晋军民的抗战精神传遍世界,让这片土地的豪情与坚韧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卷中。
  秦岭与黄河,俨然是“秦晋之好”的见证者,目睹着山西与陕西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深厚缘分。特别是在文化旅游与文艺创作中,无数艺术家正以热忱推动着两省演艺文化的交融发展。
  谈及传统演艺,山西、陕西的民间文艺家共同孕育、发展了闻名全国的梆子腔。山西的晋剧、北路梆子、蒲剧、上党梆子,陕西的同州梆子、西府梆子、西安乱弹、陕南桄桄,皆是秦晋演艺文化结缘的璀璨成果,在岁月流转中唱出了两地共通的乡音。
  当下,科技与文化蓬勃发展,山西、陕西的文化旅游事业也如日中天。两省文旅主管部门签订了一系列区域旅游合作协议,在黄河壶口共办中国黄河文化旅游合唱节,在秦晋两岸城市定期开展地方戏曲与文旅情景剧创演交流,让“秦晋之好”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山西的文旅演艺佳作频出:《又见平遥》作为“又见系列”在北方的开篇之作,是山西文旅演艺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太原晋阳湖的《如梦·晋阳》,首次实现演员与水幕、影像的交互表演,用多层虚拟影像与现实表演的视觉碰撞,带来室外3D观演的沉浸式体验;五台山的《又见五台山》,作为国内首部佛教题材大型情境体验剧,以动人情节、独特舞美与沉浸式音乐,让观众沉醉其间。而随着《黑神话:悟空》游戏的爆火,山西文旅厅推出的“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更让云冈石窟、恒山悬空寺等27个景区热度飙升,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巧妙相遇。
  陕西的文旅演艺同样精彩纷呈:《仿唐乐舞》《梦回大唐》《长恨歌》《驼铃传奇》等剧目,将山水实景与古城元素融入演出,在创作与演出中收获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在此基础上,陕西又推出《梦长安》《大唐追梦》《汉颂》等一系列历史情景剧,其中蕴含的“秦晋之好”元素,成为值得深究的文化现象。
  正如许结在《中国文化史》中所言,中国地域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南北与大一统文化”,其“板块结构”深刻影响着区域文学、经学、绘画、戏曲与宗教的南北风格。如今,“秦岭”与“黄河”文化已超越地域,从八百里秦川、三秦之地扩展至大秦岭、大黄河流域,辐射到中国北方广阔的文化区域,而秦晋民俗文化与文旅演艺,正是这一文化脉络的生动体现。
  黄河与秦岭的山水交响在此不息奏响,山西与陕西的文化旅游事业也伴着时代脚步不断前行。随着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更多高水平的演艺文化产品正不断涌现,让这片土地的故事永远鲜活,让“秦晋之好”的旋律永远动听。

张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