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城区:激活消费“主引擎” 释放增长新动能
日期:08-29
“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商圈热闹非凡。
全民阅读图书促销。
电动车以旧换新。
滨河商圈促消费活动。
篮球比赛吸引广大市民前来观看。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一头连着万家灯火的民生期盼,一头系着城市发展的活力脉动。今年以来,阳泉城区锚定“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主线,以政策为帆、活动为桨、创新为翼,打出“‘两新’政策加力扩围+特色活动引流聚气+业态升级提质增效”的组合拳,推动消费市场暖意涌动、活力迸发。截至6月底,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4%,一幅“消费旺、市场活、民生暖”的生动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政策红利精准滴灌 以旧换新点燃消费热潮
“家里的旧冰箱用了十几年,趁这次活动换了台节能款,政府补贴加上商场优惠,一下省了800多!”在天元家电选购家电的市民王女士算起账来喜上眉梢。这是阳泉城区推进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见效的一个普通场景。
今年以来,阳泉城区精准对接国家、省、市商务领域加力扩围政策,聚焦家电、家装、汽车、手机等3C数码产品、电动自行车等重点领域,组织130余家销售企业构建“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双重优惠体系,让政策红利直达消费终端。鼎昌汽车4S店内,市民张先生刚用旧车置换了一辆新能源汽车,“不仅享受到1.5万元置换补贴,店里还送了保养套餐,太划算了!”
政策杠杆的撬动效应持续显现:截至6月底,全区以旧换新累计交易67221笔,核销补贴3732.29万元,带动消费约2.31亿元,天元家电、鼎昌汽车、鸿鼎国中汽车等重点企业销售额同比稳步增长。
从家电“以旧换新”到汽车“升级换代”,以旧换新政策既让市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也为市场注入了强劲动能。“全年预计新增以旧换新销售主体90户,核销补贴将达5000万元,带动消费突破3亿元,持续释放消费升级潜力。”城区商务局局长程泽宇表示。
多元活动全域联动 消费场景焕发新活力
“晚上带孩子来这儿看球赛,还能逛文创市集、尝特色小吃,‘观赛+消费’一站式体验太方便了!”市民朱先生口中的热闹场景,正是“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举办的首届“市政杯”篮球赛现场。赛事期间,文化园同步设置美食区、文创展销区,联动商户发放优惠券,实现“流量”向“销量”的转化。
从春日到盛夏,阳泉城区消费活动好戏连台:兴隆步行街“泉民消费”系列活动暨春季车展上,靓车与老街相映成趣;“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第三届“书香山城全民阅读”活动,让墨香与消费场景深度融合;滨河新天地“春日品牌团购”专场直播3小时销售额超15万元,北国商城14周年庆山西优选直播更是创下300万元销售佳绩……
阳泉城区积极响应消费促进政策,围绕消费升级需求,深入挖掘消费潜力,以购物节、车展、书展等多元化活动为抓手,紧扣春节、五一、端午等节日及“618”等消费节点,上半年,开展各类主题促消费活动33次,涵盖家居家电、餐饮服饰、手机汽车等多个领域,累计销售额达4.5亿元,吸引客流量超400万人次。
从线下车展、书展到线上直播带货,从百纺、隆鑫的淘宝购物节到华龙超市的抖音直播,阳泉城区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全域场景联动”的促消费矩阵,让消费活力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商圈升级提质增效 特色IP擦亮城市名片
夜幕降临,“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的夜市逐渐热闹起来。25家特色小吃摊香气四溢,6家非遗文创展位前游人驻足,7组娱乐项目区传来阵阵欢笑,工作日日均客流量达3000至5000人次,节假日更是突破万人次。“这里既有老阳泉的记忆,又有新潮的消费体验,晚上来逛逛已成习惯了。”市民赵女士的感受,道出了文旅商圈的独特魅力。
作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通过“文化+美食+惠民活动”的融合,让“流量”变“增量”。滨河新天地则以“省级步行街”为引领,完成沃尔玛至北国商城外立面亮化升级,欧式建筑与LED灯光交相辉映,智慧停车场无感支付让体验更优,节假日人流量提升约30%。海底捞、肯悦咖啡、仙隐小鹿料理等首店入驻,时光里步行街70余家特色小店月客流超20万人次,共同勾勒出时尚消费新场景。兴隆步行街则立足“省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以“历史街巷、市井烟火”为特色,首届“兴福吉祥年”年货节吸引30余家商户参展,剪纸、糖画等非遗表演让传统年味与现代消费碰撞出火花,部分商品销量同比提升30%以上。
从“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的文旅融合,到滨河新天地的时尚消费,再到兴隆步行街的市井风情,阳泉城区三大商圈各展其长,共同绘就消费升级的多彩画卷。
“夜经济+”融合赋能 烟火气里升腾新动能
“城南记忆·钢管厂拾集太有年代感了!80年代的海报、复古的装修,让人们仿佛穿越回了童年。”在工业风主题夜市里,年轻人纷纷打卡拍照。这个今年新启动的夜市里,30余家商户涵盖特色美食、娱乐体验等业态,日均人流量约2000人次。
今年以来,阳泉城区大力推进“夜经济+”融合发展,打造出一批特色夜间消费街区:万象时代夜市以“文化+科技+烟火气”为亮点,自6月启动后,日均客流量约3000人次;兴隆步行街“维尔康消夏集市”聚集200余家商铺,日均客流3000人次,让夜晚的阳泉城区越“夜”越精彩。
从霓虹闪烁的商圈到烟火升腾的夜市,阳泉城区夜经济已形成“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格局,既满足了市民多样化需求,更成为消费增长的新蓝海。
展望未来,阳泉城区将持续聚焦商圈升级,推动万象时代正式运营;丰富家居展、电子产品展等消费场景;深化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让消费市场的“一池活水”持续涌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随着一项项举措的落地生根,阳泉城区的消费版图必将更加繁荣,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将在升腾的烟火气中不断增强。
下站街道“维尔康消夏之夜”
“未来感”与“烟火气”的完美碰撞
霓虹如瀑,人流如织。晚8时的天桥夜市,“超级蘑菇”摊位前排起了蜿蜒的长队,铁板上的鱿鱼嗞嗞作响,套圈游戏摊位前爆发出愉快的笑声,烧烤架上腾起的烟雾裹挟着孜然与辣椒的香气弥漫开来,“微信到账”“支付宝到账”的电子提示音此起彼伏……
人群中发出一阵惊叹——万象时代广场外墙上,一瓶巨型矿泉水险些“飞出”高楼墙面,只见它从冰川雪地深处飞越而来,在暑气弥漫的夏夜里洒下一阵清凉。阳泉首家裸眼3D大屏的亮相,标志着阳泉商业景观进入新时代,也为首届“维尔康消夏之夜”带来了新奇体验。
这块总面积近700平方米的巨型屏幕,在硬件上具备超强对比度和HDR高动态范围,观众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感受立体逼真的影像冲击:外星人伸手和大家打招呼,天外飞船即将登陆,神鹿从水幕中穿越而来,还有阳泉的大街小巷、美丽夜景在大屏幕上不停切换……
大屏幕下,下站街道联合万象时代商业广场精心打造的“有好市集”同样引人注目。30余个特色摊位分布在西广场一侧,和兴隆步行街相互呼应,带给人们“一站式”的融合体验。
剪纸艺人巧手翻飞间,红色纸张片刻化作栩栩如生的“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图案;一旁的木雕摊位前,跟着爸爸出来“练摊”的8岁小“摊主”羞涩地向顾客介绍着木雕小挂件;樱桃、荔枝等当季水果色泽新鲜,吸引了很多女孩子选购……
沿着马路继续前行,总会被兴隆步行街上的某种美食所吸引,这里有200余家商铺扎根,汇聚了30余种本地特色小吃和60多种来自全国各地的风味美食。盛夏时节,沿街商户们延长营业时间,与周边的小吃集市、“深夜食堂”联动,共同勾勒出“烟火气、市井味、慢生活”的老街区独特气质。
烟火、童趣与文创交织的梦幻市集
“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开启夏夜狂欢模式
夜幕降临,华灯璀璨,“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商业街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美食飘香、欢笑四溢、人来人往,与五彩缤纷的夜景一起,共同交织出了美好生活的幸福图景。
循着浓郁的烟火气息,来到1947文化园夏季夜市的美食街区,各种佳肴美味挑动着人们的味蕾。“来份柳林碗托!多放辣!”摊主手法娴熟,手起刀落间,晶莹剔透的碗托被切成条状,浇上秘制酱料、撒上花生碎,引得食客们垂涎欲滴。在章鱼小丸子摊位前,铁板上数十颗圆滚滚的小丸子正嗞嗞作响,摊主熟练地翻滚,刷上酱料,撒上海苔碎和木鱼花,木鱼花在热气中轻轻舞动,吸引了不少食客驻足购买。“我家的章鱼小丸子现做现卖,每天能卖出100多份。”摊主一边忙碌一边介绍说。
几步之遥的火爆鱿鱼摊前,火红的辣椒与鲜嫩的鱿鱼在铁铲的翻炒下碰撞出诱人的香气,食客们拿着刚出锅的鱿鱼串,一边被辣得直呼气,一边又香得停不下嘴。一旁,鲜炸薯条、风味炸串、锅巴土豆、武汉热干面、卷面皮等摊位前也人气很旺,摊主们麻利地制作美食,弥漫在空气中的美食香与食客们的欢笑声交织,勾勒出一幅鲜活的市井烟火图。
临街商铺“庄里焰小炉子烧烤”也在路边摆起了摊位,小马扎围绕着炭火噼啪作响的小烤炉摆放开来,食客自己动手翻转肉串,一边熟练地烤制着美食,一边和同伴举杯畅饮,怎一个惬意了得。隔壁“刘记纸包鱼”的锡纸在高温下膨胀鼓起,蒜香与鱼肉的鲜香混合,引得过往人群忍不住想要尝一尝这独特美食。最吸睛的当数“蜀香来火锅”,“吃着火锅唱着歌”的畅快体验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复古风格的集装箱被改造成独具特色的用餐空间,三五好友围坐在火锅旁,一边涮着鲜美的肥牛、毛肚,一边拿着麦克风尽情欢唱。老板郭亚杰介绍说:“我们专门设置了K歌设备,让大家实现‘火锅自由’的同时,还能一展歌喉,每晚都有不少回头客。”
儿童娱乐区早已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旋转木马在五彩灯光的映照下缓缓转动,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弹跳小飞侠设备上,小朋友们系着安全带尽情跳跃,感受着腾空而起的乐趣;组合沙地里,孩子们专心致志地搭建着属于自己的“城堡”,家长们坐在一旁看着孩子玩耍,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套圈摊位前更是热闹非凡,大朋友、小朋友纷纷一试身手,为了赢得心仪的玩偶,眼神中满是认真与期待。
文创摊位则为夜市增添了一抹文艺气息。手工编织的饰品、精致的陶瓷摆件、创意十足的绘画作品等琳琅满目,每一件商品都承载着创作者的巧思。游客放慢脚步,细细挑选,时不时与摊主交流创作灵感。“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文创产品,让更多人了解阳泉的历史文化,也为夜市注入独特的文化魅力。”文创摊主张晨晨介绍说。
“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是一座工业与文化融合、散发着文化气息、带着城市记忆的地标建筑,是山西省首家“城市记忆”主题场馆,是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近年来,文化园引入夜间特色主题演出、星光音乐会、露天观影、创意市集等新潮文化业态,丰富市民夜间文化生活,着力打造夜间文化消费品牌。阳泉城区市场监管、文化旅游、商务、公安、城管、环卫等部门则通力合作,为夜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前不久,区行政审批局窗口工作人员主动为“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企业提供集中上门办证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发展,促进夜经济持续升温。“我们这次精心遴选了25家特色美食商户和9家儿童娱乐及文创商户,就是想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消费体验。”文化园负责人赵敏介绍,目前园区内特色集装箱商业空间仍处于招商阶段,未来将引入更多特色业态,如特色酒吧、深夜书店等,进一步丰富夜市的消费场景,打造集美食、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夜间经济新地标。
“这条街一起吃饭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夜色渐浓,“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的夏季夜市依旧灯火璀璨,特色集装箱上这些拨动心弦的句子令人流连忘返。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商圈抢抓节气经济激发消费活力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8月7日,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不知从何时起,“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悄然成为网络热潮,互送奶茶已成社交新风尚,立秋当天也被网友称为奶茶界的“双十一”。当天,阳泉城区各大商圈纷纷推出与立秋相关的促销活动,如“买一送一”“满减优惠”、购买指定饮品赠送小礼品、消费满额抽奖等,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一些商家甚至特意推出了“立秋限定款”饮品,以满足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和尝鲜需求。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商圈的人气,也为商家带来了可观的销售额。
“两杯芋圆奶茶,少糖,谢谢。”“来两杯茉莉奶绿,麻烦帮我打包。”在滨河新天地商业广场里的一家奶茶店,许多顾客正在排队点单,店员们忙碌着制作各式各样的奶茶,现场一派繁忙。“从今天上午开始,朋友圈就已经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屏了,所以我也来买杯奶茶,发个朋友圈。”正在排队的张女士笑着说。“我点了6杯饮品,拿回去带给爸爸妈妈还有爷爷奶奶喝。”市民张华说,从结婚到生子,都是父母帮衬着,想借这个机会表达一下自己对长辈的爱和感激。
为迎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商家们还在社交媒体上发起话题挑战、直播互动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不少消费者表示,在享受美味饮品的同时,还能参与有趣的互动,这样的消费体验既新奇又愉悦。“立秋当天,我们店里有到店拍饮品发朋友圈,点赞超30人加1元可以复购同款饮品的活动。”滨河商圈某饮品店工作人员说,希望通过多种促销活动,进一步提升门店营业额。
在“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商圈,一些商家借助立秋这一节气,推出了与秋季养生相关的饮品和套餐,如加入秋季时令水果的果茶、具有润肺功效的养生茶等,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这些养生饮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商家的产品线,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我平时很注重养生,一般多糖、寒凉的饮品不会去选择。”在茯苓记购物的市民王晓雪说,“像这家店推出的养生果茶就挺不错,菊花决明子普洱茶、羽衣柠檬茶等等,不仅健康而且实现了我在今天发朋友圈的愿望,感觉非常不错!”
与此同时,网络订购、外卖配送的助力,也使得节气经济更加红火,为阳泉城区商圈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上午7点到下午4点,我已经配送了45单。为保证配送安全,后台也为我们骑手开通了30分钟延时免责配送,还有这一段时间的高温补助,让我们感觉特别给力。”美团众包骑手霍昊昱说。
本版内容由阳泉城区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