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灵丘县车河村“清水鱼庄”,游客可近距离观赏中华鲟、金鳟鱼等,并能在划定的区域垂钓。
游客登临灵丘县车河村玻璃栈道,感受青山绿水中的“云端漫步”。
在有机蔬菜采摘区,孩子们体验采摘乐趣。
游客在有机商品展示厅内选购。
村民正在采摘有机蔬菜。
孩子们在萌宠乐园与小动物亲密接触。
村民在捡拾有机鸡蛋。
夜色中的车河村。
俯瞰美丽宜人的车河村。
8月15日,游人在灵丘县车河村“清水鱼庄”游玩。在此开民宿的村民李小川开心地说:“我从外地回来返乡创业,如今乐田居民宿收益比在外地打工挣钱。”
12年前,车河村是个“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的穷村,村民靠传统农耕勉强糊口,人均年收入仅2300元,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随着有机农业和乡村旅游兴起,村里有了产业,也有了商机,像李小川这样返乡的年轻人已有13人。
转折始于2013年,该村捕捉到“山好水好空气好”的生态优势——土壤、空气、水质均达欧盟有机标准。于是,村党支部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编制发展规划,推行“三权分置”改革:1213亩耕地、4万余亩荒地林地集中流转,由合作社统筹、企业运营,村民变身“股民”。
如今的车河村,700亩有机农田里,杂粮、蔬菜遵循“不施化肥、不用农药、生物防治”的原则守护土地肥力;3万只有机鸡、5000只有机羊在山间散养,产出的蛋肉通过质量追溯系统直达京津冀市场。从“看天吃饭”到“有机认证”,从“单一种植”到“全链发展”,车河村用有机农业让“贫瘠土地”长出了“金疙瘩”。
在村企合作推动下,车河村建成93套新型农居、5900平方米旅游接待中心,“梦幽谷”“冰雪缘”等文旅项目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有机餐厅、民俗博物馆里,村民当起服务员、讲解员,月收入稳定在3000元以上。
这个曾靠天吃饭的村庄,已蜕变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森林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38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5万元。村党支部书记王春欣喜地说:“房子新了,钱包鼓了,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富裕。”
本版文字:刘通
本版摄影:刘通 王中勋 张占兵 马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