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北京青年报

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北京青年报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A03版:大时局       上一篇    下一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等介绍“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成就。

    全国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已超4万个

    数据显示,2024年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旅游业经受疫情冲击后快速恢复发展,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32.85亿人次、总花费达到3.15万亿元,又创新高。

    从文化服务机构的搭建来说,孙业礼介绍,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48个、群众文化机构近4.4万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4万多个,群众享受文化服务有了更多的好去处。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的观众接近15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从文化遗产工作来说,孙业礼介绍,文物保护利用、考古研究得到全面加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项目成果丰硕,文物保护法修订实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顺利推进,博物馆改革持续深化,文物保护状况全面改善,传承利用更具活力。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持续提升,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快推进,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25项、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42人,非遗保护传承制度更加完善、理念深入人心,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十四五”时期新推58家5A级旅游景区

    从丰富旅游资源方面来看,文旅部副部长王建华透露,“十四五”时期,全国新推出58家5A级旅游景区,新增A级景区约2600家,总数已经达到1.65万家,县域覆盖率提升至97%,旅游景区在产品业态、服务品质等方面正在加快焕新升级。新推出40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0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省级以上的度假区和休闲街区总数已经超过1400家,人们休闲度假的选择更加多元。新确定597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总数达到1597个。300家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持续优化提升,成为老百姓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

    会上,有媒体提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受到了广泛关注,大家对“诗和远方”有了更高的期待。孙业礼应询回应,近些年来,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使得“诗和远方”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优秀文化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挖掘、利用,更多的文化创意元素有机地融入到旅游开发,既让旅游更有内涵、更有吸引力,也让广大游客在旅游中体验文化魅力、获得精神享受,在润物无声中传播价值理念、人文精神。比如,我们将文旅融合纳入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等级划分标准,引导各地建设了一批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度假区,推出了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街区、乡村旅游目的地。像良渚、殷墟、三星堆等文化遗址,带动当地的旅游人次大幅度增长;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中国天眼等标志性工程融入旅游的线路,成为宣示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

    动漫等文化产品加速“出海”

    会上,文旅部副部长卢映川还就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公布了几组数据。

    据统计,2024年,全国文化产业资产总计达到34.4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9万亿元、利润总额达1.77万亿元。去年,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文化新业态行业实现营业收入达到5.9万亿元,占整个文化产业比重超过40%,比2020年增长88%,平均下来,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7%左右,对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与此同时,区域文化产业带加快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城市发展持续推进,城乡区域协调联动的文化产业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他还提到,2024年,我国文化贸易总额达到1.4万亿元,其中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元素的文化贸易总额超过3700亿元,占比超过1/4。一批优质文化企业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动漫、游戏、潮玩、演艺等文化产品加速“出海”,有效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本报记者  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