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工匠精神” 打造行业基石-北京青年报
日期:09-29
昨天,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高校系列宣讲华北电力大学专场举行,三位宣讲人才以自身经历,讲述如何脚踏实地,干出“实干精神”。
国网北京昌平供电公司配网不停电作业室班长王月鹏,所从事的专业是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他跟着师傅学用绝缘杆作业,到绝缘斗臂车的普及,他不断思考,将绝缘杆与绝缘平台结合,最终推动了“基于绝缘平台的绝缘杆作业法”落地,既保持了灵活性,又能确保电力工作时的安全距离。“希望青年们能够在一线扎根,进行踏实的工作创新和研发,这样就能作为基石,助力国家更快速的发展,让国家更强大。”王月鹏说。
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川,分享了自己在氢能行业18年来的奋斗经历和实践感悟,讲述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研发电池发动机,从原来跟随戴姆勒奔驰学习技术,到如今为戴姆勒奔驰提供自主研发的产品。“汽车只是氢能应用的起点和突破口,未来氢能将成为国家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方川坚信,中国的氢能事业不仅能“干出来”,而且一定能“干好”、“干出一流水平”。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王庆灏,多年奋战于施工一线,曾参与张北柔直、锡泰、张胜、陇山等多项特高压重点工程建设。通过他在铁塔下、导线上磨出来的扎实功底,其项目团队让张北的风电点亮了北京的灯,而张北柔性直流工程也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首次实现100%清洁能源供电奥运场馆,建成后每年输送风电、光伏14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000万吨。
“三位专家‘胸怀国之大者’,分别从特高压建设、配电线路运维、氢能燃料电池三个维度,深刻诠释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宣讲结束后,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学院老师齐波表示,作为高电压学科研究者与新能源电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一员,他们将继续开拓创新,实现更多“从0到1”的高水平突破与更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贡献华电力量。
“今天的宣讲给我感触很深,我会继续努力钻研所学专业。电力行业的发展是各个部门之间共同协作的,未来也希望能因为我的努力,影响到其他的行业共同发展。”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研电2509班研究生张博溢说。
文/本报记者 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