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已有超7000个文明实践站-北京青年报
日期:09-28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大力营造爱国奉献、团结奋进、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9月2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员会、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承办的“迎国庆·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举办。
据统计,本市现有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62个文明实践所、7072个文明实践站,已成为传播新思想、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活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重要阵地,全市社区、乡村都活跃着文明实践志愿者的身影。
活动现场,文明实践志愿者当中的优秀代表“普法宣传员”焦洁、“五星级志愿者”金敬聪、“中轴线文化传播达人”高朗、“生态文明思想践行者”运向杰围绕自身经历,上台分享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故事,传播公益奉献精神,号召更多市民投身基层治理、弘扬文明新风。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在全市打造特色文明实践活动品牌,丰富文明实践活动载体,在统筹各方资源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过程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活动现场,通州区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美团等10家企事业单位签订“通州区文明实践结对共建协议”,整合资源优势开展多样化活动,推动形成“1+1>2”协同效应,切实做到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活动中,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谷曙光教授深入浅出讲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呼吁通过文明实践让千年文脉走进百姓生活、滋养城市文明。青年歌手、主持人、演播艺术家与通州少年儿童共同表演文艺节目,以嘹亮歌声传递对祖国的深情赞美,用声声诵读展现大运河的千年神韵。当《我爱你中国》响起,巨幅五星红旗在会场传递,观众挥舞国旗齐声合唱,现场洋溢着浓厚爱国热情。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展示服务区。非遗文化展示体验区,市民参与剪纸、毛猴等非遗技艺体验,巧手翻飞下,一件件祝福祖国的主题作品呈现眼前。文明实践生活圈展示区,文明实践书香驿站、白领驿站等城市副中心8类文明实践特色阵地亮点纷呈,充分展现了副中心“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建设成果。
在政策解读、法律咨询、医疗义诊等文明实践服务惠民区,市民参与热情高涨。广场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通州校区等多所驻副中心高校学子载歌载舞庆祝伟大祖国76周年华诞。
主办方表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准服务市民群众的重要平台,未来将深化拓展新路径、创新探索新形式,进一步推动文明实践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不断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文/本报记者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