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动画助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北京青年报
日期:09-25
作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虚实无界:视听产业融合破圈”平行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全球漫话·东方绮梦——在动画中见东方美学”影视动画专业沙龙,昨日在北京天桥印象博物馆举办。该活动旨在深挖动画与东方美学的融合路径,助力中国动画在全球视野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注入新动能。
中国动画学会会长马黎以《扎根中华文化沃土开创中国动画新篇》为题,从历史、当下和未来三个维度,系统剖析中国动画的发展逻辑与突破路径。面向未来,马黎提出构建“理论、创作、技术、产业、传播、人才”六位一体的创新生态:通过建立动画智库夯实理论根基,以“本土根脉+全球共情”做好文化转译,推动技术为文化服务,实现全产业链协同,构建全球传播网络,培育“懂传统、通科技、知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让中国动画在数字时代开创全新境界。
国际动画协会副主席、沙特阿拉伯吉达埃法特大学电影艺术学院院长穆罕默德·加扎拉以文明互鉴为视角,结合埃及动画90年发展历程,分享了文化古国如何通过动画坚守身份认同、实现国际传播的实践思考,为中国动画的全球表达提供了跨区域参照。
央视动漫集团副总经理方凌以“笔尖造梦”为核心,分享了央视动漫在东方美学传承与创新中的实践历程。他指出,动画作为“造梦的艺术”,与中国美学“美在意象”的理念高度契合——而自1982年推出中国第一部电视动画片《小黑驴和小花鹿》以来,央视动漫始终以“让东方美学通过动画‘活’起来”为使命,践行动漫“国家队”的文化担当。
方凌表示,未来央视动漫将继续做东方美学的传播者,让中国动画的“东方绮梦”照亮世界舞台。
文/本报记者 杨文杰
本版统筹/满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