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北京青年报
日期:09-25
本报特约评论员
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必须不断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切实把严的氛围营造起来、把正的风气树立起来。通过看住一个个节日节点,不断加大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以点带面。持续营造风清气正、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从而让过节不忘规矩、放假不放责任,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守得住清廉,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行动自觉,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作风转变。
中秋、国庆将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一以贯之、寸步不让。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再次释放出纪检监察机关紧盯关键节点、严肃纠治“四风”的鲜明信号。
党的十八大后,面对党内一系列长期积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严重,一些贪腐问题触目惊心的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旗帜鲜明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深沉的忧患意识、强烈的使命担当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我们党迈出自我革命新步伐,开启党的建设新篇章。
曾几何时,商场里一盒月饼的价格从999元到1999元甚至更高,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认知;想给别人送月饼,需要考虑到不能和往年一样,又要高端大气上档次,价格也不能太低……种种“月饼乱象”,反映到根子上都是作风问题。2013年9月初,中央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明确要求“节日期间,严禁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对顶风违纪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此后,从开通公款送月饼等“四风”问题举报窗,到中央纪委与多部门联合开展遏制“天价”月饼行动,再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从包装盒材料、层数、价格等各方面让月饼包装“瘦身”、轻装上市,促使大众消费品回归传统文化本源,以小切口推动全社会形成戒奢崇俭的社会风尚。从月饼到贺卡,从公车到楼堂馆所,从抓节假日到抓日常,抓早抓小、串点成线,以一个个具体问题的突破,带动面上问题的解决,以具体扎实的行动,推动徙木立信、化风成俗。
清风正气、扎实作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以铁的纪律持续净化节日风气,要坚持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梳理这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可以发现,“四风”老问题新情况交织,尤其在中秋节、春节等节点,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等问题仍未禁绝。这说明,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既要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持续释放严的信号,也要对节日期间易发多发的问题露头就打,标本兼治,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以铁的纪律持续净化节日风气,要把握节日“四风”问题特点,既聚焦收送节礼、公车私用、借操办婚宴敛财等老问题,又紧盯“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以及以调研考察、教育培训等新表现,借助信息化科技手段,联合商务、市场监管、税务等职能部门,综合分析财政支付、税控发票等数据信息系统,提升发现问题精准度和穿透力,揭开“四风”问题的“新马甲”“隐身衣”。
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必须不断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切实把严的氛围营造起来、把正的风气树立起来。通过看住一个个节日节点,不断加大典型案件的曝光力度,以点带面。持续营造风清气正、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从而让过节不忘规矩、放假不放责任,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守得住清廉,成为党员领导干部的行动自觉,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作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