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北京青年报

生命守护者完成了最后的坚守-北京青年报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第A05版:读北京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7月23日至29日,北京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密云、怀柔、平谷、延庆等多地受灾。平谷区镇罗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急救组急救医生于鸿庆,在带领急救团队前往密云救援中被洪峰卷走因公殉职,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

    7月28日凌晨4时20分,北京120调度指挥中心接报:密云区大城子镇南沟村发生房屋倒塌,6人被埋需急救。4时27分,距离最近的平谷区镇罗营急救站HFR372车组受命跨区支援。于鸿庆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带领急救团队冒雨出发。5时03分,急救车行驶至密云区大城子孝女台漫水桥时,短时强降雨汇成的狂暴洪流瞬间围困车辆,导致车辆熄火。

    同车组的其他4名同事,2名医护人员均为女性,司机和担架员都比于鸿庆年长。作为车组唯一的年轻男医生,于鸿庆一直忙着打电话联系车辆救援、向急救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时报告情况,其间,还不忘安抚同车人的情绪。然而,最近的救援车辆在3公里之外,因为水毁断路无法赶来。1个多小时的焦急等待后,通讯信号中断,急救车彻底与外界失联,车组陷入绝境。

    随着水势加剧,车辆随时可能被冲走,他当机立断组织撤离:“大家快下车”,组织两位女同志和年龄较大的担架工从后门先走,自己留在了最后。不幸的是,撤离时巨大的洪峰无情地带走了他年轻的身影。后经全力搜救,当救援人员找到于鸿庆时,他已无生命体征。

    2016年大学毕业后,于鸿庆回到家乡最偏远的乡镇工作,扛起了社区站站长、家庭医生团队长、急救站组长的三重重任,成为镇罗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流砥柱。他对急救患者关怀备至,对辖区内的村民更是亲如家人。哪位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用药是否规律,谁家大妈腰腿痛复发,哪个孩子该接种疫苗,于鸿庆心里都有“账”。他风雨无阻穿梭于村间小路,作为签约家庭医生,手机24小时为村民开机。7月底,在急救岗表现优异的于鸿庆就要调到门诊工作。他留在办公桌上的笔记本,写满了门诊所需常用药品、注意事项,字字都凝结着他对新岗位的期待。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大爱、服务基层、奉献乡村的高尚精神。

    文/本报记者 王薇

    ·其他上榜人物·

    康福,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外来务工人员。7月28日,康福发现洪水来袭,他迅速爬上房顶,挨家敲窗呼喊,唤醒睡梦中的邻居,包括老人和幼童。他带领村民爬上房顶躲避洪水,围成一团等待救援。风雨中,他徒手撕开彩石板带,让11位村民躲进夹层避免失温,自己双手被划破仍继续发出求援信号。

    于亚全,延庆区珍珠泉乡南天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7月暴雨期间,他带领村民紧急转移8户15人,仅用30分钟全部完成转移,确保了村民安全。暴雨中,他带领10名党员翻山越岭驰援邻村桃条沟,成功救出被困村民。他24小时不间断保障灾民生活,为受灾群众提供后勤保障,安抚大家情绪。于亚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的深刻内涵,成为村民最温暖的依靠。

    张印如,密云区大城子镇农业农村和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兼北沟村包村组长。7月27日暴雨红色预警后,他深入北沟村,逐户排查人员安置。28日凌晨,接到两村紧急求救,他安排人员兵分两路前往救援。道路被淹,他攀爬东山,抵达后滑降陡坡,跳入洪水院落,疏通出水口,救出被困母女。转移时,绳索断裂,他被卷入洪水,幸运被卡在汽车上获救。至8月2日,北沟村830人全部安全转移,无一伤亡。

    胡晓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志愿讲解员,朝阳区奥运村街道双泉社区第九党支部老党员,退役飞行员。胡晓冬是一名有着1000小时以上战斗机飞行经验的退役飞行员。退休后,他成为一名军博的志愿讲解员,为观众讲述空军故事,传递红色精神。他深入研究战机,将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讲解内容;每周在军博讲解四场,坚持近八年,即使手术植入钢钉,仍绑着护具完成讲解。

    推荐榜样人物请登录北京榜样官方网站,或关注“北京榜样大家庭”微信公众号。

    文/本报记者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