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化商圈党委便于企业随时提问-北京青年报
日期:08-08
创立实体商圈党委、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商圈治理“神经末梢”、推动“国际流量”向“发展留量”转化……“行走京华大地 感悟思想伟力”主题采访团日前走进朝阳区三里屯街道。该街道工委为了破解企业服务诉求叠加、社区治理矛盾交织等困局,提出了“创新成立商圈党委,探索区域党建新模式”的基本思路,成立了雅秀、长虹及工体三个实体化运行的商圈党委,探索区域化+“两新”党建新模式的工作方向,努力构建三里屯地区“大党建”工作格局。
据了解,三里屯街道辖区内有多座商务楼宇和热门商圈,集聚了数千家商户企业,涵盖金融、科技、餐饮、零售等多种行业,从业人员3.5万人。但受到主体多元、人员流动性高且利益诉求复杂等因素影响,商圈也成为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区域。“先期设立的社会工作党委受功能性定位局限,集中于小区治理与居民服务以及基础党务,对企业走访帮扶及需求对接重视不足。居民有事可以找社区,企业有事又该找谁?面对这样的困局,我们经过多方调研,最终提出成立商圈党委。”朝阳区三里屯街道工委副书记白少飞表示,三里屯街道工委推动“非公党建+区域化党建”的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成立商圈党委,下沉一线实体化办公。针对街道地理现状和辖内发展特点,经综合考量后,雅秀、长虹及工体三个实体化运行商圈党委选举成立。各商圈党委办公场所均设置于商圈一线,便利企业“随时提问、抬脚上门”,打造“同在楼里,就在身边”暖心阵地。
三里屯街道工委首先选取职级调研员、实职科长、原社区党委书记担任三个商圈党委书记,配备16名专职党务下沉到商圈核心实体办公,使党员能够真正找到组织。
截至目前,各商圈党委共走访企业近6000家次,收集企业咨询和需求600余条,解决需求问题450项。在商圈党委的统筹协调下,长虹商圈党建长廊、雅秀商圈港澳青年汇、工体商圈海隆“七站合一”工作站等特色共建阵地逐步打造起来;焕然数科、安利、益彰商贸等非公企业也结合自身业务与品牌优势,建设线上线下党建阵地,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经过三年实践探索,“有问题找商圈党委”已成为企业共识。
实际上,商圈党委最直接效用体现在组织织密、体系建强趋势上。这一举措成效显著,三年半来新递交入党申请书企业员工280名,发展非公党员59人,新成立支部14个,实现了符合条件的重点两新企业党组织的有效覆盖,楼宇、园区党组织全覆盖。
同时,为实现国际“流量”向“留量”的转变,街道工委进一步围绕国际人才社区建设,打造创新生态体系。在三里屯国际青年人才会客厅,在有着三里屯地标建筑以及浓郁拉美色彩的巨幅画作下,有着可随意解构空间的水吧共享区、多功能路演厅、共享会客厅、配备无线投屏的智能会议室,全方面满足全球国际青年英才合作交流、青年创新活动等需求。白少飞介绍,会客厅还建设了三里屯国际青年人才库,聘请成立专业青创导师队伍,吸引国际消费、文化创意、数字经济以及时尚设计等领域优秀人才代表,形成支持国际创新街区生态体系建设的有效合力。
文/本报记者 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