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北京青年报

怀柔首批转移安置村民踏上返乡路-北京青年报

日期:08-06
字号:
版面:第A05版:读北京       上一篇    下一篇

两位老人在安置点道别

    本报讯(记者 崔毅飞)北京本轮强降雨基本结束,怀柔区启动转移安置群众返村工作。昨日14时,琉璃庙镇柏查子村的81名村民统一从安置点乘车返村,另有部分村民自行回村,预计返村总人数达到150余人,这是怀柔区返村的首批转移安置村民。

    昨日13时许,距离发车时间还有1小时,柏查子村村民身背行囊陆续来到发车地点。等车时,73岁的何雪茹和82岁的于淑英相互寒暄,何雪茹不停地嘱咐于淑英回到柏查子要保重身体…… 何雪茹是从安洲坝村转移到安置点,在这里结识了于淑英。

    据柏查子村村民袁福兰回忆,暴雨和山洪给村里带来一定影响,他们7月27日晚10点多到达安置点,她和11岁的外孙女被安排到同一寝室。“安置点提供三餐、饮用水和水果,有的老人没带降压药,安置点都能帮忙解决,这里还提供理发等便民服务。”袁福兰告诉北青报记者,她对安置点的各项工作非常满意。

    14时,在安置点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柏查子村村民有序登上返乡车辆。据了解,琉璃庙镇柏查子村下辖柏查子、梧桐壕两个自然村,共有村民89户187人。此次强降雨过程中,柏查子村共有130人转移安置到区级安置点“北京市学生军训基地”。

    为保障村民返村生活,怀柔区提前做好各项保障工作。据了解,区水务局安排2辆水车到柏查子村,解决村民的饮用水问题;供电公司派出50名电工排查各户通电情况,确保合闸前屋内电路安全;同时安排第三方检测公司,在已完成第一轮房屋安全检查前提下,同步开展第二轮房屋安全检查;区城管委安排工作人员对户内厕所、污水管道进行排查排污,确保村民能够顺利入住。目前柏查子村已实现路通、电通、通讯网络通、水通,并做好了清淤、地质灾害检查、消杀等工作。今起,怀柔区将陆续开展转移安置群众返村工作。

    摄影/本报记者  崔毅飞

    潮白河完成大流量泄流洪痕调查

    本报讯(记者 解丽  通讯员 李享)在本轮降雨中,潮白河干流迎来了密云水库建立以来的最大行洪流量。昨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市潮白河管理处获悉,目前潮白河已完成大流量泄流洪痕调查。获取的洪痕数据,将为潮白河防洪工程能力评估、淹没风险模型修正及防汛预案制定提供基准参数。

    据了解,受强降雨影响,密云水库上游来水量显著增加,最大入库洪峰流量达6550立方米/秒,已超历史最大洪峰流量。密云水库于7月27日15时启动泄流。泄流期间,潮白河河道水位明显上涨,水深流急。7月28日18时,密云水库向潮白河泄流达到1120立方米/秒,为建库以来潮白河干流最大行洪流量。“潮白河从未经历这么大的水,水面到达哪里、对河道的影响、淹没范围、水到跨河建筑物哪里等等都需要记录。因此,此次洪痕调查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北京市潮白河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密云水库的泄流逐渐减小、水位逐渐下降时,潮白河两岸一道道沉默的水痕留了下来。此刻,潮白河管理处组建的洪痕调查组的身影开始沿着河道逆流而上,他们手持测绘仪与红漆,严谨作业,全程84.2公里,共刻画51个洪痕标记,通过对上、下游水位的变化等数据来判断是否为最高水位,确保每个数据点的科学可靠。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洪痕调查组由管理处张怀斌、王星、张武来、张立功四位同志组成,并联合设计院的2位同志一起测量。为确保调查的完整性,在车辆无法抵达的滩地草丛区域,调查人员克服35℃高温及蚊虫滋扰等困难,穿着救生衣徒步数公里抵达河道主槽附近。经现场仔细勘察,王星仔细寻找水流浸泡过的痕迹,确认最高点,并立即对该点的具体位置、影响范围及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记录,同时收集了相关初步数据。“洪痕标记一定得尽快,不然痕迹消失,数据就不够准确。”张怀斌说。

    据悉,本次测绘获取的洪痕数据,将为潮白河防洪工程能力评估、淹没风险模型修正及防汛预案制定提供基准参数。